• 首页|
  • 重庆|
  • 时政|
  • 区县|
  • 时事|
  • 理论评论|
  • 专题|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最美巴渝社保人”系列报道⑯│陈红莉:尽心竭力为群众 体贴服务暖人心
    来源:重庆日报·教育
    时间:2021-04-28 11:28:37 | 记者: | 编辑:黄丹

    走心为民心,社保暖巴渝。

    我市首届“最美巴渝社保人”评选活动经层层选拔,最终评定“最美巴渝社保人”10名、“最美巴渝社保人”提名10名。他们深学笃用社保政策、深刻践行社保职责,解群众之忧,破现实难题,聚发展合力;他们将情谊倾注于服务中,把专业内化于发展中,星火成炬,展现出巴渝社保人最美风采。本期聚焦“最美巴渝社保人”提名——陈红莉。

    陈红莉

    (高新区巴福镇西和村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

    颁奖词扎根基层,她用无数个忙碌的日与夜,践行社保使命,带领众人一同前进。在服务群众的点滴中,事情虽小却含大德,工作平凡却蕴藏崇高。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上,布满了她的足迹,她用内心炙热的火红,点亮社保服务的明灯。

    故事》》》

    扎根土地,心系百姓,注定了陈红莉一生的“逆行”。她是高新区巴福镇西和村综合服务专干,主要从事社保工作。当许多人追求城市的繁华与热闹时,陈红莉却离土地和百姓更近一步。

    这一选择,注定了她的艰辛,也注定了她的收获。

    ▲陈红莉为低保残疾人员激活社保卡

    是她最美的工作本色

    2015年冬天,陈红莉下社走访时,村民向她反映独居老人冯成连最近几天都没出门。听到这一情况,陈红莉心急如焚地赶去她的住处。了解到冯成连痛风病严重,无法到社保所进行社保生存验证,但不按时验证会影响养老待遇正常发放。陈红莉安慰老人不要着急,她会想办法。回到办公室,她向村委会说明了情况,提出由村委会出具人员健在证明的创新工作建议并被采纳,冯成连成功办理了社保生存验证。

    从那以后,为了方便群众办事,她常常带上印有她电话号码的服务卡上门,让村民随时有事都能找她。

    一天,82岁高龄的冉超祥因丢失社保卡,晚上8点给她打来电话,陈红莉便上门帮她挂失了社保卡。第二天新办社保卡后,冉超祥又有“万一卡再找不着怎么办”的顾虑。陈红莉当即在APP上帮她激活了电子社保卡并详细讲解使用方法,彻底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考虑到群众对电子社保卡的认知度、使用度还不高,陈红莉就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主动联系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到家中为他们激活社保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陈红莉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讲解

    是她最靓的工作特征

    “我们开展工作前就需要先‘充好电’,不能关起门来瞎指挥,动动手指乱表态,要多出去走一走,听听群众说什么。”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多年来,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布满了她的足迹,有时走着走着,一个新的想法就冒了出来。比如她考虑到打电话和开会的方式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社保政策,便想到通过微信群视频会议的功能,及时传达相关政策。现在社保政策微信群已成为辖区社保工作宣传的重要沟通平台。

    一直以来,陈红莉坚持深入实际联系群众。2018年,西和村第一次大规模的征地工作刚开始,她就努力学习各种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了让更多人能更直观地理解政策,她又制作出讲解PPT,图文并茂地为群众答疑解惑。通过政策的解答和待遇的领取核算,及时有效地处理了征地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助力征地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是她最大的服务特点

    在“抗疫”之初,陈红莉所在的西和村,常驻户籍人口2252人,流动人口6000多人,每天的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陈红莉带领的“抗疫”小分队主要负责三个社区,她和同事挨家挨户上门排查3000余人次,重点对返乡、外来的人员做好登记,时时跟踪,每日上报,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她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带着小喇叭穿梭在大街小巷,每天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和有关知识,反复呼吁居民戴上口罩、不出门、不聚集;考虑到消毒工作有风险,她自告奋勇背起喷雾器,对辖区公共区域进行前后5次集中消毒;隔离在家的村民购物不方便,她每天在微信群里收集大家的物资需求,义务为大家当起“代购员”……

    在新冠疫情防疫最艰难的时刻,西部物流征地项目有上百人的待遇核算与指纹验证工作需要开展。

    既要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也不能耽误群众享受待遇。为了兼顾这两项工作,她采取分批分次的办法,每天定时定点通知人员,做好采集仪消毒,通过一周的努力,顺利完成了此项工作,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利益。

    每当夜幕降临,当她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看到许多村民在群里用语音、文字或表情包等方式向自己表达谢意时,她又浑身充满了干劲。

    在近7年的工作中,陈红莉用一颗不变的初心,尽心竭力为民办事,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了岗位正能量,弘扬了担当奉献的职业精神,展现出社保人最美的风采。

    (王小寒)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