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心为民心,社保暖巴渝。
我市首届“最美巴渝社保人”评选活动经层层选拔,最终评定“最美巴渝社保人”10名、“最美巴渝社保人”提名10名。他们深学笃用社保政策、深刻践行社保职责,解群众之忧,破现实难题,聚发展合力;他们将情谊倾注于服务中,把专业内化于发展中,星火成炬,展现出巴渝社保人最美风采。本期聚焦“最美巴渝社保人”——郭小琴。
郭小琴
(忠县拔山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养老保险工作人员)
颁奖词:她热爱这岗位,蕙质铁肩,扛得起工作重任;纤纤巧手,解得了百般难题。走村入户采集指纹,院坝宣讲送去福音,社保业务薄冰轻履,守责、应变、创新……她有超越同行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当,以点滴积累汇成河流,灌溉为民服务的信仰。
故事》》》
有这样一位姑娘,温暖整个拔山镇。
领导称赞她,有思想的高站位;同事称赞她,有成事的真本领;群众称赞她,有担当的硬肩膀!她就是郭小琴,忠县拔山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养老保险工作人员。
蕙质铁肩扛工作重任
拔山镇是忠县境内最大的一个乡镇,常住人口10来万,相当于其它乡镇的三四倍。但由于人手不够,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只有郭小琴一人。
但好在郭小琴不怕吃苦,踏实肯干,工作在她晶莹的汗水中慢慢有了起色。
“小妹,你天天早上多上一个小时班,单位该给你多发点工资哟!”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郭小琴总是第一个到岗,常有来办业务的群众这样跟她开玩笑。
“我是笨鸟先飞。”郭小琴笑着回应。
真笨?这一点同行最有体会。得益于常年的业务钻研,郭小琴对于社保政策和经办社保规程的娴熟程度令业内同行惊讶。每有新业务出台,县里其它乡镇的同行常常打电话来求经,她本人曾多次代表单位参加县级部门举办的业务知识竞赛。
说起自己的工作,郭小琴的眉眼里尽是快乐,对于社保事业的热爱溢于言表。无论是在办事窗口,还是在街头巷尾和下村途中,对群众问及的社保政策及其办理流程,她都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
▲郭小琴在窗口接待群众
纤纤巧手解百般难题
2019年冬日的早晨,一双颤巍巍的手和一双年轻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姑娘,太谢谢你了!你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真是好人啊!”67岁的老人冉瑞菊不停重复着感谢的话。
“老人家,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郭小琴熟练地在养老保险便携式手持认证终端设备上输入相关信息,老人以后每月就能领到115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
这感人的一幕迟到了7年。
在龙山村的一座院落里,正给低保老人采集指纹的郭小琴,偶然发现旁边一位阿姨没在自己采集指纹的对象里。原来,这位冉瑞菊老人在10年前遭遇了一场家庭变故,外出打工的丈夫意外身亡,一双儿女不得不先后辍学打工谋生。当时58岁的冉瑞菊本来符合参保政策,可沉重的压力让老人神智恍惚,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而她的子女又极少回家,参保的事情就给耽误了。
冉瑞菊老人参保的事情,郭小琴放在了心上,但全镇还有多少老人错过了参保时间呢?每每想到这里,郭小琴就很担心,总是利用下班跟周末时间走街串巷,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就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下。几年下来,随着本子上的名字越来越多,她已悄然走遍了拔山镇所有村社的每一个角落。
后来,重庆市出台了城乡居民超龄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郭小琴笔记本上102位老人的养老保险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其中,贫困人员就有22人,包括特困人员12人,优抚人员6人、低保人员2人、建档贫困人员2人。
▲郭小琴为敬老院老人进行养老待遇认证
坚韧之心展社保风采
熟悉郭小琴的办事群众,都称赞她笑容温暖、一身干劲似乎永远使不完。殊不知在笑容的背后,是一颗坚韧的心,生活击她以风雪,她报之以歌唱。
2016年7月,一直沉浸在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喜悦中的她,突然遭遇流产;10月,她的父亲确诊白血病;间隔不到一周时间,丈夫突发脑溢血,住院不到3天就离世。消息一个个传入同事们的耳朵,大家都担心这一连串致命的打击,会将这个柔弱的女人击垮......
当时正值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参保期,每天前来咨询、参保的群众比平时多好几倍。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名同事请了产假,另一名同事又调离了单位。大家一面加班加点地忙着,一面为郭小琴焦虑着......
谁都没想到,刚刚处理完丈夫后事的第二天,郭小琴就神色平静地来上班了。面对大家担忧的目光,她只说了一句:“我知道现在单位事儿多,大家都忙不过来,我不能拖后腿。”
她不仅没拖后腿,在不落下养老保险工作的同时,更主动加班,帮助处理窗口积压的许多业务。同事们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劝慰她,可大家心里都明白,她是在用繁重的工作来默默疗养沉重的伤痛。
这就是郭小琴,命运置她于风雪,她馈命运以芬芳,以怒放的生命,向困难表达“倔强”,展现社保人最美的风采!
(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