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心为民心,社保暖巴渝。
我市首届“最美巴渝社保人”评选活动经层层选拔,最终评定“最美巴渝社保人”10名、“最美巴渝社保人”提名10名。他们深学笃用社保政策、深刻践行社保职责,解群众之忧,破现实难题,聚发展合力;他们将情谊倾注于服务中,把专业内化于发展中,星火成炬,展现出巴渝社保人最美风采。本期聚焦“最美巴渝社保人”——谢建洪。
谢建洪
(潼南区群力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所长)
颁奖词:驱车近20小时,跨越1300余公里,只为帮老人完善领待手续。这样的一天,是平凡的每天,他和脚下的泥土一样质朴,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身为社保人,心之所向,百折不挠,不为居功索取,惟愿问心无愧。
故事》》》
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
作为潼南区群力镇社保所所长,谢建洪一直把这句话刻在心里。扎根基层、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一针一线编织城乡居民社保服务网,用实际行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谢建洪处理日常事务
心系群众,不惜奔赴1300公里
一个电话一句承诺,不惜奔赴1300公里,这就是谢建洪一直坚持的社保“精气神”。
故事开始在2019年4月初,“你好,请问是群力镇社保所吗?我想咨询下办理初次领待和生存验证的事……”电话那头,是群力镇白兔村村民刘秀珍老人,现83岁高龄,长居贵州,因身体原因不适宜长途乘车,但符合领取待遇的各项条件。
电话这头,谢建洪话语坚定:“老人家请放心,我们来贵州为您办理手续。无论多远,我们都会把工作做到位。”
谢建洪随即向镇党委、政府请示,希望用上门服务的方式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征得同意后,谢建洪和社保所工作人员驱车近20小时、行程1300余公里,前往老人所在的贵州省玉屏县家中,办理完善首次指纹验证等领待手续,这让老人感动不已。
一年半以后,刘奶奶的女婿又打来电话求助:“喂,谢所长吗?又要麻烦你了,真是不好意思……”原来老人因为多年没回重庆,办理的银行卡无法激活,养老金一直未能领取。得知这一情况后,谢建洪又多方咨询,之后刘奶奶在贵州公证委托,由他全权代理银行卡激活和设置密码等业务,才让事情圆满解决,刘奶奶也终于在2020年底领到了养老金。
民生关乎民心,生存认证工作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谢建洪带领下,群力镇社保所充分结合实际,主动扩展上门生存验证服务面,将辖区所有75岁老人及行动不便人员全部纳入上门服务范围,并且积极为辖区外出行动不便人员开展上门验证服务。
倾心尽力,为老人办户籍办社保
在日常工作中,社保所更多的是为辖区困难群众服务。
2019年春节后,谢建洪在脱贫攻坚大走访过程中得知,双堰社区李和平老人养老困难,因无法查证户籍信息,导致未办理医保。
没有医保,老人生病了怎么办?谢建洪主动作为,通过走访亲属、邻居,了解其中原由。原来,老人因未婚并外出多年未与家人联系等原因,家人及社区按程序上报其失踪,导致老人户籍被注销,进而无法参加医疗保险,另外还面临突然返乡无固定居所等问题。
看着老人求助又无奈的目光,谢建洪心里难受,积极奔走协调下,老人很快住进了双堰社区养老院,有了安生之地,解决了燃眉之急。
但他心里十分清楚,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请示镇领导同意后,谢建洪第一时间为老人核实身份并恢复户籍,办理好二代身份证,带着老人去申请银行账户并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不仅如此,他还与社区干部一起走访调查,为老人办理了特困供养,终于彻底解决好老人的衣食住等问题。
▲谢建洪为群众讲解社保政策
甘于奉献,上门服务让群众少跑路
从事基层社保工作以来,谢建洪的服务对象多是困难群众以及普通农民。了解他们生活艰难,同情之余,也深知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脱贫攻坚战中,贫困户对国家扶贫政策办理还不够熟悉,谢建洪以身作则、主动联系,讲解扶贫政策办理流程,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力解决贫困户合理需求;在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等具体业务中,谢建洪乐此不疲地讲解养老保险种类,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办理合适的养老保险。从提供材料到办理完毕,为了让群众少跑路,他主动担当,延长接待时间、上门服务,直到办结完毕。
“我们的工作岗位很平凡,每天能够做的,就是给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即使一时间不能解决他们所反映的问题,也要做到让他们带着一个好心情回家。”谢建洪认为,一个良好的态度、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耐心细致的解答……这或许就是群众心中的好干部。
(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