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为民心,社保暖巴渝。
我市首届“最美巴渝社保人”评选活动经层层选拔,最终评定“最美巴渝社保人”10名、“最美巴渝社保人”提名10名。他们深学笃用社保政策、深刻践行社保职责,解群众之忧,破现实难题,聚发展合力;他们将情谊倾注于服务中,把专业内化于发展中,星火成炬,展现出巴渝社保人最美风采。本期聚焦“最美巴渝社保人”提名——陈敏。

陈敏
(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养老保险个人参保办理综合管理工作人员)
颁奖词:她独创“五心服务”:勤思力行,服务专心;真诚微笑,服务暖心;解忧纾困,服务贴心;攻坚克难,服务尽心;求真务实,服务精心。她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福祉”扛在肩上,倾情服务,绘就出彩人生。

故事》》》
她,独创“五心服务”,帮助参保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她,不计个人得失,加班加点,主动为同事分担……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工作20多年,她始终如一。
她说:“或许我的帮助只是杯水车薪,但我要点亮你心中希望的火苗,感受到世间的美好。”
她——陈敏,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养老保险业务办理工作,一名平凡而又美丽的渝中社保人。
▲陈敏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办理参保手续
勤思力行,服务专心
“2011年刚来新单位时,关于‘社保’二字,只有大概念。”陈敏回忆道,从教书育人的小学教员转岗为服务居民的社保新兵,面对陌生的一切,陈敏鼓足勇气,以新人姿态,从零开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白天向同事学,细究工作方法;晚上加压自学,手不离卷学透养老保险政策,在短短三个月内,陈敏熟练掌握了养老保险政策以及各项业务办理流程,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输“老社保”,很快成为所里的“政策通”“解答器”“多面手”。
近10年来,她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4000余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00余人次、个人退休申报2800余人次,实现“零失误”“零投诉”,并多次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
真诚微笑,服务暖心
陈敏深知,养老保险是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减压阀”,是兜牢参保群众晚年幸福生活的“安全网”,做好基层养老保险业务办理工作责任重大。
工作中,陈敏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离退休人员当做长辈,把参保人员视为亲人,面对办事群众,总是笑脸相迎、主动问好,了解所办业务,指导填写资料,让办事群众如沐春风,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即使她的窗口排队办事居民众多,群众也愿多等,为的是能找陈敏办办事、说说话、多了解政策。“小陈很亲切,办事很靠谱,她的话准没错!”
平凡的事认真做,认真的事较真做,陈敏不仅收获了群众的好口碑,更得到了组织认可和同事认同,个人荣获渝中区“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
▲陈敏向个体经营户宣讲社保政策
解忧纾困,服务贴心
2019年7月30日下午,居民孔师傅到街道社保所为陈敏送上一面锦旗,锦旗上写到“急群众之急,想群众之想”。
2012年10月,孔师傅到社保所咨询退休相关程序,但系统内无孔师傅任何参保信息。鉴于他即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陈敏指导他在哪里去查找、补充和完善档案证明资料。最终,孔师傅于10月30日找齐所有资料并将档案转移至社保所存放。根据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结合孔师傅本人意愿,陈敏为他办理了补缴手续。
由于孔师傅经济困难,养老保险补缴费用一直未足额缴纳。七年来,陈敏一直将孔师傅的事记在心上,年年致电提醒按时缴费,想尽办法为其筹集费用。
2019年4月,陈敏陪同孔师傅将档案送到区社保中心,并再次确认视同缴费年限,在政策规定范围内为参保人找到一个缴费最少、领取养老金最多的平衡点。从2019年6月开始,孔师傅每月如愿领取到养老金。
攻坚克难,服务尽心
2014年12月,辖区居民罗女士夫妇到社保所咨询养老保险补缴及退休相关事宜。当时由于政策制约,罗女士未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陈敏细心地将这件事牢记在心,时常向区社保中心了解退休新政策。2017年,陈敏得知像罗女士这种情况只需实际缴费满两年即可申办退休时,她立即千方百计联系罗女士,档案资料、计生系统查了个遍,还托人到处打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敏几经辗转联系上身处异国他乡打工的罗女士。通知她及时回国办理参保缴费和退休手续,解决了养老生活的后顾之忧。
求真务实,服务精心
社保工作政策性、原则性强,补缴条件要求严格,能不能补缴,补缴多少年,都有着严格的审查程序,在外人看来是“手握重权”,但陈敏却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在工作中她严格把关,政策该办的,及时办理,没有政策依据以及资料不齐的一律不办,绝不弄虚作假,拒绝请托说情。
把群众“小事”放在心上,把群众“福祉”扛在肩上。陈敏用暖心、专心、贴心、尽心、精心的“五心服务”,默默恪守着“民生至上、厚德敬业”的职业精神与崇德风范,彰显出新时代“最美社保人”的为民情怀与大爱担当,成就了平凡岗位的初心坚守与温暖传承。
(王小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