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科技创新人才班院士班主任聘任暨院士工作站挂牌仪式在重庆十一中举行。
这意味着,重庆十一中科技创新人才班正式开班,并聘请中科院院士、数学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景中担任院士班主任,标志着中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与优质中学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张景中院士数学教育工作站”正式揭牌 岳洪玉 摄
重庆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钟进友讲话 岳洪玉 摄
科技创新人才班
为何落户重庆十一中?
2018年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正式挂牌“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
这开启了探索从高等教育贯通基础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新机制,通过科教融合、学科教育改革和科学教育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重庆十一中建于1912年,作为重庆直辖后的首批市级重点中学,2017年挂牌“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校坚持以“创新、多元”为引领,着力培养有人文素养、有科学素养、有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推进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茅。
南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永华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人才班的开班和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标志着南岸教育发展迈出跨越性、创新性、率先性的一步,希望在张景中院士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拥有更高人生的理想和追求,让学生在学习上更接近学习的本质,更深刻地掌握学习的真谛。
据了解,张景中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机器证明、教育数学、教育信息技术领域专家,教育数学学科的创立者,他提出“抓住学科本质,让数学变容易”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数学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次)等奖项。
仪式上,张景中院士为同学们题字寄语——“学而后知不足”,他说:人类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青年学生一定要学会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打开科技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希望将来的有一天能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多做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张景中院士是从数学本身进行改造,而不是简单地改进教学教学方法,更加适用于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张景中院士不仅仅立足于本校,并将对南岸区乃至全市的数学教育改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座谈会现场 岳洪玉 摄
张景中院士和学生合影 岳洪玉 摄
合影 岳洪玉 摄
高等教育贯通基础教育
造就新时代工程师和科学家
从去年11月23日起,中国科学院大学与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以来,中国科学院大学杨国强副校长、人类基因组生物科学家陈润生院士、数学教育学家张景中院士3名专家相继走进重庆十一中,就生物、化学和数学领域,与师生们展开了面对面交流。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附属科技中学科技副校长司文威介绍,人才班以“让孩子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为办学思想,配置国内高端的教育科技资源,针对在学科领域有特长的学生,邀请中科院专家团队和国家队奥赛教练为学生提供五大学科奥赛培训;针对在科研创新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邀请国科大院士和一线专家给学生设立小课题,指导学生从立项、研究到结项的科研过程。
此外,该班还通过开设深度课题研学活动、设立科学家大讲坛、开展脑科学培训等项目,培养一批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并有科技创新能力及实践经验,胜任国家未来现代化发展的领军型人才。
重庆十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钟进友表示,科技创新人才班的课程、师资以及支撑项目有层次的向国科大实验班以及各类班型渗透,共享科技创新人才实验班为学校导入的资源,全面提升十一中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仪式前,还举行了张景中院士数学教育思想暨创新人才培养座谈会,会议现场,张景中院士就数学学科教育和学校科技发展做了深入细致的指导。他从“不知道三角形的高如何求面积”这个具体问题切入,向大家展示一些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方法。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数学和计算机学科部分教师代表、竞赛教练也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就学科前沿问题与张景中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科院院士、数学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景中,中共南岸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魏小红,南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永华出席挂牌仪式。
国科金地教育公司,南岸区教委委领导、部分科室负责人,区教师进修学院,区少科站以及区内优质学校参加本次仪式。仪式由南岸区教委副主任朱静萍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