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蹭”特色产业热点 “闯”专业发展新路 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深化产教融合建高水平中职学校

重庆日报文秀月 刘进2019-06-12 14:47

1.jpg

  ▲汽车专业实训

  “一头猪”“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这“四大名片”是荣昌引以为傲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推动荣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传统产业如何走好转型新路?充足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尤为重要。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蹭”荣昌产业发展热点,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让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联系更加紧密。

  荣昌职教中心校长李斌谈到,结合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加快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全力助推荣昌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非遗文化进校

  围绕特色产业办特色专业

  “荣昌陶是我们家乡的名片,现在我们学会赏陶、做陶,也可以更好地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荣昌职教中心学生说。

  荣昌陶、夏布、折扇是荣昌非遗文化的名片。近年来荣昌职教中心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这种引入不仅仅是开设“第二课堂”那么简单。

  据了解,荣昌职教中心积极对接荣昌陶文化产业园区、夏布小镇等非遗传承项目,并结合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需求,开展了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荣昌非遗艺术传承教育。

  非遗艺术传承教育如何落地?校长李斌介绍说,学校首先在艺术类专业中融入陶艺、夏布、折扇的教学,然后专门新增了“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让学生学得更精。此外,学校还在打造非遗艺术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荣昌陶非遗艺术工作室、夏布非遗艺术工作室、折扇非遗艺术工作室、非遗艺术文化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以及相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由此,陶艺、夏布等艺术传承特色产业集群在学校逐步构建起来。

  在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期间,荣昌职教中心将把学校打造成荣昌非遗艺术传承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中等职业教育非遗艺术文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荣昌非遗艺术产业提供高水平技能人才和生力军。

  瞄准产业发展

  打造特色专业群增强服务力

  结合荣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区、货运机场、现代畜牧业核心示范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荣昌职教中心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淘汰了园林技术等专业。今年,又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等专业,并重点打造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以重点打造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支点,还将带动该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发展,并推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发展。

  目前,荣昌职教中心开设有机械类、建筑类、电子类等22个专业。

  李斌谈到,在让每个专业释放更大育人效应同时,还要通过打造专业群来带动各专业协同发展,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实力一流的专业体系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近年来该校围绕荣昌区“4+1”主导产业,组建了机械汽修、信息服务、建筑艺术、医护教育4个专业部,同时着力荣昌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进现代农牧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和荣昌非遗艺术传承教育特色项目。

  此外该校还逐步推进了现代服务专业群、现代制造专业群、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群、智能建筑专业群、教育艺术专业群建设。

  通过打造专业群,学生在跨界融合发展中塑造专业素养、提高专业能力,学校办学优势特色也更加凸显,最重要的是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力度也更大了。

  深化产教融合

  各专业齐发力育技能人才

  目前荣昌职教中心已建成模具制造技术和汽车制造与检修2个市级重点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施工、畜牧兽医、电子技术及应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4个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汽车制造与检修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近年来,该校各专业都会按照每年微调、每2年大调的原则,针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技术技能变化,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各专业及时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程,持续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建设出基于工作岗位的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技能方向模块课程+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式项目化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荣昌职教中心走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路。

  据了解,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100多个,各专业学生都有机会去基地实习,同时电子、汽修专业还分别与重庆海尔洗衣机厂、重庆五菱、上汽大众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对学生实施订单培养,实现培养与需求无缝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荣昌职教中心还与荣昌艾媚美容公司共建美容专业,已形成6个班 209人的规模,与重庆煌能科技共建研发中心合作开发的“电子理实一体化学习岛型实训系统”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在中职学校推广使用。

  文秀月 刘进

  图片由荣昌职教中心提供

  》链接

  关键词读懂荣昌职教中心

  高水平中职建设

  去年10月,荣昌职教中心创建“全国中职示范学校”验收合格。

  学校乘势而上,把建设“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今后3年的工作重点,除了围绕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外,该校还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方面发力,深化内涵、补齐短板、打造品牌,推动学校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高水平师资队伍

  以教学名师为核心,打造专业教学优秀团队;以技能大师为核心,打造专业实训优秀团队;以学术技术带头人为核心,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产教双能”双师建设工程,建立“专兼结对互补”机制,组建教师国内外交流与进修体系,拓展教学视野,提高职业素养,综合提升专任和兼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水平技能人才

  在校企协同育人基础上,探索并建立“产学研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学生自我服务、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三自”特色学生管理模式内涵;建立“平台+模块”的公共基础与专业课及跨专业课的学科教学融通机制;搭建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学习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效率,实现教有所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高水平社会服务

  围绕荣昌3+1产业集群和重庆“6+1”支柱产业建设,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的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以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就业输送、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为载体,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以集团化办学为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管理体制和机制,形成长效服务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共培技术技能人才,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柏云辉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