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贡献,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作为一所乡村中学,成立于1944年的江津六中折射出70年教育变迁之美。
▲开展“我为祖国添光彩”系列活动
打破生源差、底子薄、留守儿童多等瓶颈,江津六中逐渐兑现“低进高出,优进更优”的承诺,去年被江津区人民政府评为“江津区高中教学质量先进集体”,被江津区教委评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被重庆市诗词协会评为“重庆市诗教名校”。
此外,阳光服务、艺体教育、自主德育、教学科研等更是成为学校“特色名片”。
校长周忠伟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要人人享有、人人出彩,是让教师得到更大发展、让学生实现更好成长、让家庭得到更多实惠。
守住底线用阳光服务
抒写满意教育
让学生吃得放心开心、健康营养,是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安全底线”。
“每顿饭都有7种菜品,包括三荤两素一汤和水果。”江津六中一名学生家长介绍说,饭可以随便打,菜不够也可以尽管添,只要不浪费就行,最关键的是价格非常合理,一日三餐,孩子们每人每月只交360元生活费,口味不错又有营养,孩子在这里读书家长们放心。
宽敞明亮的食堂大厅里,学生从吃开始享受到教育的温度。
▲ 校园环境折射不断提升的办学条件
今年年初,教育部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提出着力加强和改进当下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并加强营养健康的要求。事实上,江津六中早已开始行动。
据了解,该校的食堂采取“零利润”经营,强化后勤保障和服务的透明化、优质化,既做到财务干净公开透明,又让原材料采买实现价廉物美,让孩子们吃饱、吃好,近年来得到广大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扬。
周忠伟介绍道,以前学生吃饭刷卡消费,不少学生会把卡上的钱用来买零食,常出现月末学生饿肚子的情况。为了杜绝这样的现象,学校按月收取伙食费,督促学生准时吃饭。同时学校还要求管理人员把食堂当做自己家厨房一样打理,师生都爱吃才算成功。
如今很多新生到江津六中的第一感受就是价格便宜,能吃饱,还能吃好。
为了进一步做好食堂管理工作,该校还聘请水平高的厨师,特别是在食品原材料采购中每次都邀请教师参与价格和质量上的公开比选和验收,全程跟踪把关,让所有流程都阳光化、规范化。
食堂管理还只是该校推进阳光管理的一方面。
每年暑假之初,江津六中都要召开教代会,通过倾听教师的声音来制定、完善、修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让学校的所有办学行为都在民主、法治、阳光、透明的轨道上运行,营造出风清气正,幸福和谐的校园环境。
艺体特色唤醒学生
综合发展潜能
培养个性而全面发展的人,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周忠伟说:“一个人有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受益终身。”
近年来,江津六中大力发展艺体特色教育,让学生实现个性而多元化的发展,培养出有益的兴趣爱好,更为很多学生打开了通往一流高校的大门。
▲“青蓝结对”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发展艺体教育特色的江津六中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针对初中发展艺体社团,针对高中则与艺术培训机构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初中阶段发展兴趣爱好,而在高中阶段则就能发展特长优势。
目前该校初中部共开设合唱、球类、舞蹈、音乐、田径等学生社团28个,吸纳团员1000余人,社团定期招募团员,团员们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活动、切磋技艺,并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而高中部则与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编导、表演、播音主持等培训机构合作,以更高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与此同时,该校还打造了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展示个性和才华。
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师生游园活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论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十佳主持人大赛、硬笔书法现场赛、书画作品手工作品展等,涵盖音乐、美术、体育、书法、技能等,师生参与率达100%。除了品牌活动外,学校还常年开展田径运动会、播音主持人大赛、篮球友情赛艺体活动。
通过社团活动和艺术活动,师生的快乐指数更高,他们在影响熏陶中自觉地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近年来师生参加区、市乃至全国的体育竞赛活动获奖100余人次,为未来创造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发展艺体教育特色也让很多学生拿到了一流高校的“入场券”。
去年学生郑伟以体育96分、文化503分的成绩获重庆市体育类高考综合成绩第一名,被北京体育大学优先录取。近年来学校有400余名艺体考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名校录取,艺体本科上线率达90%。
自主管理把德育
根植于心内化于行
江津六中是一所乡村中学,生源普遍底子薄、基础差,且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德育问题成为该校最重要的办学课题。
在周忠伟带领下,该校推行起“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的“四维一体”德育模式,让德育管理重心下移,让德育行动落到实处。目前每个年级均设有包括年级主任、德育管理员、教学管理员在内的年级管理小组。
▲学生在校园里度过健康、快乐、充实的每一天
据悉,每个年级每天都有一名年级管理小组人员带一名教师用“两人值日”的方式,从早上学生起床到晚上学生静息,全天值守在自己年级的责任区域,负责学生安全、纪律、卫生、礼仪、就餐、就寝的管理评分。
对于周忠伟而言,德育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为此该校近年来大力发展学生自主管理队伍,从校级到年级到班级,都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学习部、安全部、纪律部、卫生部、宿管部、文艺部、体育部等学生管理团队,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值日制。学校层面的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对年级进行监督管理,年级层面的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对本年级各班级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也对校级、年级、班级值日教师的到位情况进行监督,让学校德育管理实现“无缝化”。此外,监督情况也会通过公示栏、微信群、QQ群等公示,成为对年级、班级考核的重要依据。
如今学生积极性特别高,他们认真负责实现了活动自主组织、生活自主激励、学习自主合作……可以说“四维一体”德育模式的实施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理念,让德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四维一体”让德育根植于心内化于行,既培养了学生管理能力,也把干部和教师们从繁琐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跳出管理层面看学生管理,有更多时间思考办学,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教学,有更多时间自我学习提高。目前学校还通过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教学育人等多角度开展学生德育教育,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起最坚实的基础。
举教学科研之力
提档教师育人水平
“身为江津六中的教师,我很幸福!”教师周金花说,在这里不仅实现教书育人的梦想,也收获了家庭般的温暖,更重要的是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这种收获感、幸福感一直都充盈在她的生命之中。
教师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江津六中以“教学科研”为支点,撬动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档升级。
例如开展“青蓝”结对行动以来,老教师带领新教师,用他们的骨干引领作用帮助新教师全方位成长,同时新教师也能激活老教师的教学新思维、新方法,最终实现了新老教师同心同向的前行。又如学校以教研组开展丰富教研活动为载体,让青年教师每月上一次汇报课,让青年教师参加磨课活动,要求每个学科每周有半天时间用于教研,特别是上课评课的方式大幅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
近年来,江津六中坚持增加教研经费,把专家名师请进来,鼓励带领教师走出去,以此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在去年的高中历史微课制作中,教师李艳霞获江津区一等奖;在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刘莉、周金花、胡金蓉、李俊、陈荟洁等9位老师获江津区一等奖,超过近5年获一等奖人数的总和;在今年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教师胡金蓉执教的优课《乐音和噪声》获部级优课、教师张家凤执教的优课《我们的政治生活》获市级优课。
在教师的合力推动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学校积极推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讲课更有针对性,学生消化吸收更容易,让优生更优。普通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每个学生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最好的发展。
今年以来,学生参加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小课题比赛获重庆市一、二等奖12人次,获江津区一、二等奖47人次,学校588人参加高考全部上线。
文秀月 刘进 张林英 图片由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提供
荣誉看台》》
●2017年
荣获“中小学生排球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特色文化空间、区级绿色学校、江津区卫生示范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江津区第32届中小学生田径比赛”高中组团体总分二等奖。
●2018年
荣获重庆市第四批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特色学校、江津区高中教学工作先进集体、蔡家镇“新春诗会”团体一等奖、“江津区第31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二等奖。
●2019年
荣获重庆市诗教名校、江津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江津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津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先进集体、江津区高中教学质量先进集体、重庆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声音》》
扎根乡村 交出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周忠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如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教育,如何在办好教育的过程中让师生家长得到最大实惠,是我们办学人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所乡村的中学,我们结合学校和师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错位发展,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推行“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对学生终身幸福负责”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干净做事,积极作为”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多渠道成才。
面对新时代教育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为农村孩子搭建更多成长的平台,为师生们创造更多的快乐幸福,让教师们乐意扎根于乡村教育事业,在这里放飞自己的教育梦想。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校长 周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