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资政参考 | 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庆日报 刘江桥
    时间:2023-07-10 07:14:33

    农业科技创新是助推“三农”经济发展腾飞的翅膀,是全面提升农业要素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支撑,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高质量创新农业科技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义重大而深远。近期,重庆三峡银行在调研中发现,农业科技发展仍面临创新机制不够、人才建设乏力、现代设施农业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紧抓农业科技发展“核心动力”,立足“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加大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关键性支撑。

    搭建多层次多主体全覆盖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应加快构建国家—市—区县多层级集成、高校—科研院所—市场多主体参与、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全覆盖的农业科研体系。如永川区以农科园区为平台,构建“农业企业+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创新大数据平台+成果交易市场”农业科技协同发展创新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特定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孵化园+创投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园区发展运用生物技术、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实现招商引资超过30亿元,落地现代农企30多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各地应充分借鉴永川的成功经验,加快构建多层次农业技术研究体系,支撑农产方式转型升级创新、推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支撑能力。一是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区县和乡镇应确保农业科技服务职能职责不偏方向、农业科技发展定位不离轨道,确保人员编制数量充足、服务力量集中到位。二是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农业科技人员成长通道,为农业科技人员创造价值提供宽松环境。三是提升农机服务人才支撑能力,坚持分类别、分层次、分产业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育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精英型农机人才。通过强化农机人才队伍支撑农机化服务提升,通过农机化服务提升支撑现代农业转型,进而推进农产品发展方式创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要制定设施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或指导意见,构建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方案,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通过开辟设施农贷贴息产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金融支持服务等多种方式强化金融服务力度,大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投向设施农业领域。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设施畜牧业、设施渔业、粮食烘干设施装备以及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及植物工厂建设,大力推动设施农业现代化。

    大力推进生态绿色农业发展。一是推进区域生态适宜性研究。根据“一区两群”不同的土壤、气候、光照、水分等自然条件,重点围绕粮、油、蔬、果、茶、药、林等不同作物进行研究,适度开展分区域专业化布局,尽量减少作物品种、突出区域发展重点、打造产业特色发展优势,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品牌效应。二是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加快推进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大力改进施肥方式,积极推行精准配方施肥;优化施肥种类,充分利用牛、猪等畜禽粪便发展有机肥,用生态有机肥替代化肥;采用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先进技术精准喷洒农药。三是加强地力保护。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治污修复,开展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为农机农艺发展提供优良条件,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加快构建科技型农产品加工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初加工质量和效率提升,主要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开展农产品整理、分级、清洗、泡制、冷藏、烘干、包装、贮藏等关键初加工环节研究和技术推广,鼓励就地就近建设气调库、通风库、冷藏库、冷冻库。同时,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品牌农业产品,采用先进农业科技,引进先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高级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

    创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农业转型。一是加快农业数字化建设。制定全市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建设战略和指导意见及行动方案;健全完善适应现代农业建设要求的数字农业发展机制,进一步强化保障能力;创建农业信息大数据综合平台,支持新型主体及现代农企获取农产品产量、销售、价格、补贴等方面信息资源;加快构建农业数据安全制度体系、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农业数字化技术体系;完善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创新应用基地以及协同智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农业项目。二是加快发展智能农机。通过智能化农机装备,比如农机芯片、人机交互、精准作业、农业机器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推动无人农场、全自动农场建设。三是加快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将智能监控、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无人机、大中型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深化精准施药施肥灌溉水肥一体化设施运用。同时,加快农村5G推广应用,支持新型主体发展电子商务。

    强化现代优质种业研发及推广运用。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农业优质种业基础研究风险高、投入大、期限长,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大财政对基础研究和重大研究项目资金投入,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动研究成果市场化转化。二是加快构建多层次、多物种科研体系。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省市级科研机构和区县级科研部门多层次农业种业研发体系,分别聚焦研究型、应用型种业科研项目,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法人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三是支持优质种业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应主动推进国有种业企业改革,推动中央和地方、地方企业之间进行合并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向头部企业汇聚。

    (作者系重庆市政协常委,重庆三峡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编辑:贺子桓 | 校对:罗建军 | 审核:何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