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OpenAI超700名员工要求董事会辞职!揭开“宫斗”背后的秘密
    重庆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3-11-21 08:53:11

    超过700名员工要求该公司董事会辞职

    据美国福布斯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20日,美国OpenAI公司超过700名员工签署联名信,要求该公司董事会辞职。

    信中称,董事会“解雇”前首席执行官(CEO)山姆·阿尔特曼和前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的做法“已经危及了我们所有的工作,破坏了我们的使命和公司”。

    信中指出,除非董事会辞职并恢复阿尔特曼和布罗克曼的职位,不然他们将加入微软的人工智能研究部门。

    据介绍,OpenAI的员工总数约为770名。

    据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7日,OpenAI宣布,阿尔特曼将不再担任公司CEO并将离开公司董事会,理由是董事会认为阿尔特曼在与董事会沟通过程中“不总是坦诚的”,阻碍了其履行职责,“董事会不再相信阿尔特曼有能力继续领导OpenAI”。另外,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布罗克曼将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

    OpenAI前首席执行官及前总裁将加入微软AI团队

    美国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萨蒂亚·纳德拉19日深夜在社交平台宣布,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前CEO山姆·阿尔特曼、前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及其前同事们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的高级人工智能研究团队。

    纳德拉称,微软期待迅速为他们提供成功所需的资源。同时,公司仍然重视与OpenAI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特威奇”游戏直播平台联合创始人埃米特·希尔20日凌晨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其已接受出任OpenAI临时CEO的邀请。他还表示,将聘请一名独立调查员,就OpenAI近日的人事剧变撰写一份报告。

    现年38岁的阿尔特曼于2015年参与创立OpenAI,该公司去年11月发布一款大语言模型ChatGPT,他也被一些媒体称为“ChatGPT之父”。目前,微软是OpenAI的最大投资方,投资金额达130亿美元。

    美国媒体分析指出,阿尔特曼的工作变动显示出人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分歧。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是网络浏览器以来最重要的新技术,也有人担心过快开发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风险。

    OpenAI“宫斗”背后,是一则对人工智能的道德拷问

    近日,知名科技公司OpenAI陷入“宫斗”,董事会突然宣布将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扫地出门。作为发明ChatGPT的人工智能明星公司,OpenAI管理层的变动迅速引发全球科技圈的关注。

    身为公司“一把手”,阿尔特曼对OpenAI从一家小机构成长为全球科技领域“独角兽”有着重要贡献,为何董事会要赶走这样一位“功勋人物”?目前来看,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应当是“安全优先”还是“商业化优先”是冲突爆发的核心原因之一。

    OpenAI 成立之初是一家非盈利机构,并设立了宏大愿景——确保人工智能不被垄断以造福人类。这样的理想主义目标,吸引了一大批顶级AI科学家拒绝其他科技巨头的“高官厚禄”,而选择加入OpenAI。阿尔特曼则在 2019 年将这方“理想之地”改制成了营利公司,并推出ChatGPT引发了全球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然而,OpenAI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数据泄露、深度伪造、AI失控等一系列安全隐患愈发凸显,而阿尔特曼仍在全力加速下一代GPT研发以巩固商业优势。最终OpenAI内部的“安全保守派”掀起了风暴,推动董事会“流放”了阿尔特曼等“商业激进派”,试图让公司回归初心。

    犹记得八个多月前,包括马斯克在内的上千名科技人士曾发表联名信,呼吁暂停超强AI研发,也引发了全球对AI安全问题的重视。如今,OpenAI上演的这出“权力的游戏”,再次将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道德拷问展现在世人面前。

    眼下,由于涉及上千亿参数与复杂的算法结构,一些AI大模型所展示的内容“涌现”能力已经令缔造者不可预测,其衍生的造假、侵犯隐私等问题更是大幅提高了监管难度。令人担忧的是,实现平衡AI发展、安全性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等因素,必然耗费大量的时间。但在商业公司对于金钱的欲望、垄断的野心、落后的恐惧和安全的无共识下,全球人工智能行业已经陷入了“千模大战”,在数据、算力和算法上疯狂“内卷”。正如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所指出的,“世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各公司竞相研发使‘超级智能’从‘永远可能不会发生’变成了‘很快就会发生’。”

    在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出现之前,其风险应当被高估还是低估?不同的人有不同答案。但显然,高估风险,人类只会浪费一些资源,但如果低估,则可能再没有翻身机会。汽车畅行马路五十年后,安全带才被发明出来;DDT杀虫剂面世近百年后,人类才怀疑其有害环境……回顾科技发展史,对于一种前所未见的新科技,人类可能永远不会有“准备好”的一天,但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至少减轻伤害。

    值得欣慰的是,全球对于强化人工智能监管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一方面,从美国提出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的“五项核心原则”,到日本的“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社会原则”,再到中国的“包容审慎的分类分级监管”……世界各国纷纷挥笔立法,以期为这一技术巨兽划定明确的边界。另一方面,近期通过2023年APEC会议、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对话,各方积极贡献智慧,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人工智能治理,推动形成普遍参与的国际机制和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这对于保障AI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而不是成为威胁,都是有益的航标。

    今天的人类,已经跨越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山峦,行进于智能化的快车道。我们有理由相信,让理性与智慧之光照耀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人类能够引导这场科技革命走向更加明亮、公正和有益的未来。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旭 | 校对:黄辰辰 | 审核:何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