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人民日报
    时间:2023-05-18 09:41: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质量变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明确指出了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促进质量变革的有效手段,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我国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要求更加迫切。要把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发展格局变化,作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新征程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还需要不断提高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质量变革,在狭义上要求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广义上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经济各领域各环节发展水平,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发展新优势。

    推动效率变革,才能有力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核心在于优化要素配置结构、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力争在更短时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效率变革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还存在产权制度不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不健全、要素市场发育滞后等短板和弱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建立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加快实现效率变革提供高水平的制度保障。

    实现动力变革,才能显著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动力变革的核心是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原始创新不足、产业总体上处于中低端、一些高端技术及产品还依赖进口等。对此,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特别是要加强制造业领域科技创新,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同时,要注重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新征程上,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躲不开、绕不过的矛盾,我们既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不断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编辑:柏云辉 张清瑀(实习) | 校对:何旭 | 审核: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