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3年度重庆市金融运行情况。初步统计,2023年全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7665.1亿元,比上年多2377亿元。这表明,去年,金融支持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2023年,重庆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力支持了重庆经济回升向好。其中,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精准有力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用足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企精准融资对接,全年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资金1047亿元,同比增长20%,撬动各项贷款新增5053.8亿元,同比多增1673.5亿元。截至2023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5.67万亿元,同比增长9.8%,较2022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
同时,2023年,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持续推动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运用,助力全市各类主体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2023.5亿元,发行额创历年新高。
2023年,重庆金融业针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也实现了持续优化。
例如,全市金融机构共计为2023年市级重点项目、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放款超千亿元,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基建项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企业新发放贷款超千亿元。2023年末,全市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
再如,为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发展,重庆金融业建立了“再贷款支持绿色通道+金融链长制+专属台账管理+专属金融产品”服务机制,开展了全样本政银企对接、首贷破冰、数字金融赋能、“四专”服务等专项行动。截至2023年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4.1%、28.8%,分别高于上年同期2.9、20.7个百分点。
为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联合10部门出台《关于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的指导意见》,深化建设首贷续贷中心36个、“1+5+N”金融服务港湾544个,累计为17.4万户经营主体提供贷款1650亿元;推动50家金融机构组建金融顾问团队,在全国首创“银社”互动场景,推出“稳岗贷”入选中国就业创业促进会地方创新事件。截至2023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其中信用贷款新增占比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
为助力乡村振兴,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重庆市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30条举措,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同时,重庆金融业为127条农业产业链建立了金融链长制,为1万户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36亿元。截至2023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8%。
在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社会融资成本却是稳中有降。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94%、4.09%,同比分别降低28个、82个基点;相关金融机构快速落实到位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降政策,累计为189.6万笔、7582.1亿元贷款调降利率,为购房家庭节省年利息支出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