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重庆|
  • 理论|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化|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快来体验!大足石刻“五山”实现数字化云游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迎昭
    时间:2024-01-30 22:00

    作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历史积淀深厚,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如今,登录大足石刻官网,即可身临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畅享大足石刻“五山”的无穷魅力。

    1月30日,来自大足石刻研究院的消息,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近日上线试运行,成为展示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艺术及石窟保护、研究、传承利用成果的全新平台。

    ▲大足石刻官网首页。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主要由全景大足、大宝楼阁、学术资源库和数字展厅4个部分组成。

    在“全景大足”中首次实现了大足石刻“五山”数字化云游,游客可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进入VR实景,线上游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足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

    ▲全景大足。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大宝楼阁”则是首次将大足石刻三维扫描成果进行云端展示,对数十件可移动文物采用3D建模与新全景相结合的技术,通过获取文物点云数据,并进行曲面重构、生成表面模型,再将二维的纹理图片映射到三维模型上,最终通过网页呈现给游客,为观众提供360度观赏文物的全新体验。

    ▲大宝楼阁。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学术资源库”是首个大足石刻学术成果数字化共享平台,以全面、翔实的学术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图片、论文、视频、洞窟等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

    ▲学术资源库。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在“数字展厅”里,游客可以线上参观大足石刻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和临时展览。

    ▲数字展厅。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大足石刻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作为数字博物馆的网络载体,大足石刻官方网站也进行了改版升级。新网站以定制化设计为核心,开发了中文版、英文版和移动版,以满足国际传播和用户多元化需求。整体网页视觉设计构思灵巧,将大足石刻置于巴蜀山水和葱郁茂林之间,并以春夏秋冬四季构建唯美的色彩体系。英文版则将石窟岩石自然纹理和中国水墨山水意境相结合,展现了大足石刻作为南方石窟的独特之美。精美的UI界面和颇具巧思的动画技术将大足石刻的魅力以更鲜活、更前沿的方式展现给世人。

    ▲保护历程。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图

    接下来,大足石刻将继续探索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的新途径,让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量,将吸引更多人关注大足石刻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主编:吴国红 | 编辑:贺子桓 | 审核: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