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重庆|
  • 理论|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化|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西汉水果有哪些吃法?武隆这座古墓告诉你……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时间:2024-01-27 21:15

    腌制的梅子、李子;秋冬时节盛产的板栗、柚子;“梳妆盒”里装着大豆……1月26日,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2023年度业务科研汇报会上,武隆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植物遗存初步研究成果对外发布,揭开了墓主人生前的饮食生活。

    作为项目的研究者,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马晓娇说,在考古发掘中,研究者提取到了包括植物种子、果实果核、植物根茎、竹笥、树叶等在内的大量植物遗存。

    ▲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的植物遗存。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这些植物遗存的种类非常丰富,可鉴定的植物有粟、黍、水稻、大豆、紫苏、板栗、梅、李、柚、甜瓜、紫苏、平叶酸藤子、接骨草等。

    大量植物遗存的出土,为认识西汉早期乌江流域先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

    淤泥里水洗出植物遗存,还原西汉先民饮食图卷

    回忆起收集这些植物遗存的过程,马晓娇说,太难了。

    “可以说,我们是从墓葬内的淤泥中,一点点地洗出这些珍贵的实物材料。”

    为何连淤泥都不放过?

    因为关口西汉一号墓是极为少见的“清水墓”——墓葬内部被地下水淹没包围。

    “清水墓”少见到何种程度?重庆迄今仅发现了“关口西汉一号墓”这一座,全国出土的数量也不多。

    这样的水洗工作,持续了3个多月时间。

    为何?

    因为在将淤泥带出墓葬的同时,考古专家们还要详尽地记录下这些淤泥所处的位置、采集的方式等信息,为后期研究提供原始材料的支撑。

    那么,考古专家们在这些淤泥里究竟找到了什么?

    宝贝可不少:植物种子、果实果核、木材碎片、漆木器残块、丝织品残块、竹笥残块、金属残片……

    作为植物考古学的专家,马晓娇留下了植物种子、果实果核、木材碎片等,其他从淤泥里找到的遗存,被移交给了相应的研究团队。

    ▲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的植物遗存以及他们的出土位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经过初步研究,这些植物遗存蕴含的重要信息,得以揭开冰山一角:关口西汉一号墓不但出土了大量的漆器、木器、竹器、陶器、青铜器等,还出土了大量的谷物、果品、中药等植物遗存,体现了汉代早期视死如生的丧葬习俗。

    梅子李子做果脯,柚子是秋冬季节主要水果

    2100多前的西汉人,是不是只能吃到应季水果?

    关口西汉一号墓内出土的果实果核,给出了答案。

    不!两千多年前的人们,早就学会了制作包括梅子、李子等在内的果脯当零食。

    仅仅只是因为发现了梅子、李子的果核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以严谨闻名的考古研究岂会如此马虎。

    在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的一个陶罐底部淤泥中,考古专家不仅找到了梅子的果核,还找到了它的果蒂和果皮。

    同时,根据墓葬内出土的“告地书”,考古专家们找到了墓主人下葬的日期:吕后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这个日期,成为重要的佐证材料。

    马晓娇说,众所周知,梅子和李子的果期都在夏季,就算在现代,要将水果新鲜地保存超过半年时间都非常困难,何况西汉早期。

    因此,植物考古学家们一致认为,梅子、李子这些水果的果核之所以出现在随葬品中,是因为它们被墓主人的家人们,制作成果脯食用。

    除此之外,专家还在墓葬内发现了板栗,它因为种子种仁肥厚、营养丰富,在西汉时期就是人们秋、冬季喜爱的干果。

    而同时出土的柚子,因为味道酸甜,略带苦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元素,也是西汉时期人们秋冬季节的重要水果。

    墓主人木棺内一反常态出土大豆水稻

    五谷,一向是事死如事生的汉代人墓葬中不可或缺的随葬品,关口西汉一号墓也不例外。

    专家们在墓葬内,找到了包括粟、黍、水稻和大豆等在内的4种谷物。同时,通过对墓内随葬“遣策”(墓主人随葬品名册)上的文字辨认,专家发现,墓主人还随葬了秫米、稗米等琳琅满目的五谷杂粮。

    同时,“遣策”上还记录下了它们随葬的量:“粢米十石”。

    如此多的粢米随着墓主人被埋入棺椁之中,为何如今我们一颗都没找到呢?

    马晓娇说,出土的谷物仅保存下来种子的外壳,里面的籽粒已经腐朽,因此遣策内“粢米”“秫米”“稗米”等需要脱壳的谷粒无法保存下来。

    在清理这些植物遗存时,考古专家们还通过对同时期其他墓葬的对比,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动植物标本主要放置于30个竹筒中。马王堆三号汉墓动植物标本出土时主要盛放于东、西、南三个边箱的40个竹筒内。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植物标本主要出土于粮库内。而关口西汉一号墓除了在头厢出土了大量的植物种子、果实外,还在木棺内及圆奁内出土了大豆、水稻等植物遗存,这一现象非常特殊,应表明了当时的特殊葬俗。

    主编:兰世秋 | 编辑:代修凤 |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