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阿让大步走进柜台,他拉开柜子打开抽屉,看到里面的银器和盘子。他把那些东西装到背包里边,他不管发出什么声音了,他大踏步地走过餐厅。”
▲刘烨剧照。主办方供图
演员刘烨用极快的语速这样讲述着冉·阿让的故事,有时他是冉·阿让本人,有时则是一个旁观叙述者。
中法合作的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1月26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了全国首演,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观看了这部180分钟的舞台剧,开场便是男主角刘烨(饰冉·阿让)密集、连贯而又无停顿地演绎多达八页的台词,呈现出密不透风的戏剧张力。
▲演员排练中。主办方供图
何为经典作品?是历经时间考验,跨越不同国家和种族,无论何时再看,它的主题和内容都永不过时的作品。无疑,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这样一部经久不衰的世界经典。《悲惨世界》自1862年发表后,百余年来,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剧、音乐剧、话剧等多种形式,影响了无数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项目之一的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在2024年开年之作,颇有意义。
这次的中文版舞台剧《悲惨世界》集结了中法两国的实力团队和优秀艺术家,邀请了法国著名导演让·贝洛里尼执导,并由著名演员刘烨领衔主演。该剧也是刘烨与妻子、制作人安娜伊思首次合作的舞台剧。据让·贝洛里尼介绍:“《悲惨世界》对于全世界都很重要,它是无国界的、永恒的。雨果是一座高大的灯塔,我们可以从灯塔看到世界的美好。通过这部作品,每个人能从内心深处挖掘人性善良的一面,或者相反,人性丑恶的一面。”
▲剧院里,观众鱼贯而入。记者 聂晶 摄/视觉重庆
26日晚,记者在北京保利剧院看到,现场座无虚席,年轻观众居多,还吸引了不少法国观众到场观看,演出时的台词字幕也以法语呈现。整体舞美设计比较简洁,高悬的铁窗、降落的光影灯带、光圈很有意境。此外,很少在话剧舞台上见到的现场乐队助演也在剧中呈现,手风琴、架子鼓、钢琴的演绎为营造戏剧氛围加分不少。
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得主刘烨,中戏毕业,这是他时隔12年后再登话剧舞台。过去,刘烨学的都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在舞台上要求释放天性,展示自我,不是在表演,而是生活在舞台上。但这一次,让·贝洛里尼的导演风格是布莱希特体系,要求用“陌生化效果”和“间离方法”,面对观众,演员时而融于角色,时而高于角色,时而驾驭角色。这种若即若离、跳进跳出的戏剧表演,让刘烨可以游刃有余地在舞台上驰骋。
▲北京保利剧院,《悲惨世界》首演前观众聚集。记者 聂晶 摄/视觉重庆
这种时而第一人称、时而第三人称的表现方式也引发了观众的热议。
“中文版可以让观众不用分心看字幕,专注剧情和演员的表演。这是一台挺有深度的剧,那么厚的书,压缩成3小时的舞台剧还是很紧凑的。语速也很快,相当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底和记忆力!”一位观众在社交平台上第一时间分享了观后感。
也有一些观众对中文版《悲惨世界》里的大量旁白表示接受有难度。“刘烨的大段海量台词让人有点窒息,我没有了思考和回味的空间。”记者身边的女观众小叶说。据了解,布莱希特体系倡导叙事式戏剧理论与“陌生化效果”,就是要求演员在演出时,和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将自己完全地融入角色表现给观众看,以此使观众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意思的是,剧终谢幕时,12位来自话剧、昆曲、相声、苏州评弹等不同艺术领域的演员一起,连同两位乐手,始终手拉着手紧密相连,在舞台上穿梭数次,向观众致意,让人倍感舞台上的艺术能量爆棚。
当然,不能剧透太多了,因为该剧将于6月1日、2日来到重庆大剧院和观众见面,借以祝贺重庆大剧院15周年庆。届时,重庆观众就可亲身感受了。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新闻多一点>>>
【原作简介】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发表在1862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全书共有五大部分:《芳汀》《珂赛特》《马吕斯》《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及《冉·阿让》,但小说的主要情节还是主人公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
《悲惨世界》的人物形象突出,色彩瑰丽,气势浩大,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可以说是一部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
【剧情简介】
19世纪的巴黎,贫困的冉·阿让因为偷一块面包被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他被好心的主教米利耶收留过夜,可是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警察将他抓获,准备再次将他投入监狱,临危之际,主教的谎言将他拯救,他也得到感化,化名开始了洗心革面的生活。
时光匆匆流逝,冉·阿让通过努力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得知失足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后,他担负起照顾其私生女儿珂赛特的责任。嫉恶如仇的警长沙威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于冉·阿让的追踪,他步步紧逼的脚步令冉·阿让和珂赛特不得不踏上了隐姓埋名不断逃亡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