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重庆|
  • 理论|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化|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两江潮·我与文学】袁锐丨心栖梦归处
    新重庆-重庆日报
    时间:2024-01-27 08:09

    近日,重庆市作协创作大会召开,近百位作家共话重庆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为文学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和表现空间。近年来,我市作家满怀热忱描写新重庆,重庆文学持续进步、不断突破,在书写中国气派、重庆韵味的文学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成绩斐然。

    要大步向前,也需沉淀和回望。本期《两江潮》,我们特地约请了我市文学领域的4位写作者,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留下一路走来的感悟与思考。

    ——编者

    无数次午夜梦回,我总会紧张地竖起耳朵,认真地聆听外面的声音来判断自己身处何方。

    这种状态有时持续十几秒,有时长达几分钟,直到确认自己身体所处之地,我才会在内心怅然长叹,然后梦中的画面犹如电影,一帧帧闪电般从脑海中晃过。

    开始以为是自己年轻,刚离开父母身边,难免会有恋家的念头。

    当这种状态在自己工作十几年后还时不时发生,才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自己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情感太过细腻;另一方面,是自己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永远地为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小山坳腾出了一块地方。

    童年的记忆反复在梦中出现,仿佛在提醒自己的根在何方。

    事实上,我的童年过得非常糟糕,母亲怀上弟弟后,不到1岁的我就被扔到了外婆家,直到上小学时,我才被接回家中。

    我每次放学后都会习惯性地往外婆家跑。事实上,外婆家跟学校之间的距离,是我们家跟学校之间距离的3倍,途中还要翻越一座大山。

    外婆家跟我家在同一个自然村,不过她家在山坳深处,标准的土砖茅草房。每年寒冬腊月时,为了不让家中的土墙透风,外婆会用旧报纸将屋内的墙壁全部糊满,那些过时的、泛黄的、杂乱的报纸则成了我最好的启蒙读物,也成了我记忆中最常出现的画面。

    或许是因为那些报纸展现了一个迥异于自己生活的世界,在之后的岁月中,我对文字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生产大队中凡是墙壁上贴有报纸的人户,都会有我的身影,偶尔碰上谁家有连环画或者人物传记小说,我更是如饮甘露,废寝忘食。

    大量的阅读,不仅让我获得了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忽略了山村生活的清贫,也加深了我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增强我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引导了我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我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故事和优秀传统文化,成功地让我在中考中脱颖而出,进入了省重点高中。

    进入高中后,我远离了父母,有如脱缰野马,疯狂地阅读各种小说:金庸的小说、古龙的小说、黄易的小说、温瑞安的小说、梁羽生的小说,甚至包括琼瑶的小说。一扇新的大门在我面前敞开了,我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当我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将学校附近所有租书店的小说全部扫了一遍后,我的成绩也一落千丈,直到舅舅突然来学校找我,说外婆想我了,让我请假回去一趟,我才从小说的世界中走出来,跟着舅舅回到那个熟悉而亲切的山村。

    我不知道后来自己是如何离开外婆家,又是如何回到学校的,我只知道外婆干瘪的脸庞和最后的眼神有如一根刺,让我心如刀绞,变得沉默。

    我不再往租书店跑,也不再跟同学交流各种小说情节,而是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习上。我成了金庸老爷子笔下的郭靖,夜以继日地背诵和钻研着所有科目从高一到高三的教材,沉浸在题海战术中,挑灯夜战三百多个日夜,付出数倍于其他同学的辛勤汗水后,我终于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九阳真经……不对,应该是没有辜负外婆的期望,终于鲤鱼跳龙门——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进入大学后,我开始接触并且喜欢上了网络文学——从阅读到写作,我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如痴如醉地耕耘着这一方心灵净土。

    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让我在毕业之后,哪怕捧上了金饭碗,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辞职,选择了为梦想而勇敢迈出脚步,这一坚持便是20个年头。如今,阅读和写作已经融入了我的骨子和血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些时候我也会想,文学创作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但是我始终没能想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文学创作对我而言意义实在太丰富了,她不仅满足了我一日三餐口腹之欲,更是指导了我人生前进的方向,成为了我人生前进的动力,同样也是让我在喧嚣世界中能够迅速安静下来的神药……

    文学创作已经完全跟我融为了一体,她不仅是我生命的全部,也是我灵魂安放的地方。

    (作者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重庆市网络作协主席)

       

    主编:兰世秋 | 编辑:朱丹红 | 审核: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