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巴南区花溪街道红光大道8号,恒安印相里亲子公园项目现场,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赶工期、抢进度,不少入驻商家在进行进场前的最后装修。据悉,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力争春节前竣工,开展试营业,二期工程将在春节后开建。
▲印相里亲子运动公园项目规划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闲置厂房变亲子公园
打造重庆最大气膜馆
这是由恒安纸业闲置了10余年的旧厂区改造而来的一个亲子运动公园,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包括厂区办公楼、综合楼、生产车间、仓库及员工宿舍等,改造后可容纳商户70家左右。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楼里,楼梯、天花板等随处可见岁月的痕迹,经过改造和加装玻璃后,变得视野开阔、宽敞明亮。项目总经理郝谦告诉记者,改造项目主要是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加固、内部装修、消防设施改造等。
楼顶上,两座气膜结构的体育馆已初见雏形,馆内正在铺设木地板,拱形的穹顶充满科技感。“一共两个篮球馆,一个羽毛球馆,三个场馆面积加起来超过7000平方米,是重庆最大的气膜馆。气膜结构防风防晒、保温隔热,不仅适用于全民健身,还可承办专业性赛事。”郝谦介绍。
▲印相里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受访者供图
67岁的王传端是厂里的后勤人员,在这里干了十五年,眼看这儿从热闹变冷清,又慢慢热闹起来。2003年,恒安集团重庆纸业公司落户花溪,在这里发展壮大,热闹时,门前马路上提货的大车要排上几里地。数年过去,厂房无法满足日渐增长的订单需求,随着城市发展,周边一批小区建成,交通日益拥堵,也不再具备大货车通行条件。2010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公司搬往面积扩大了十来倍的界石产业园内。从那时起,这片厂房便开始闲置。
“周边都是成熟社区,再用作生产也不可能。多年来,只租出过一小部分当仓储中心,大部分厂房属于荒废状态,坡坎上杂草丛生。”郝谦回忆。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为老厂区赋予新活力
如何为老厂区赋予新活力?2022年,巴南区城市更新进程提速,了解到恒安集团的盘活意愿强烈,政府找到企业,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推动项目改造。
“我们对周边进行了详细调研,厂区3公里范围内,有约50个成熟小区,常住人口达25万。2公里范围内有20所幼儿园、7所小学、4所中学、1所大学,距离轨道交通3号线岔路口站步行5分钟,门口还有公交数条。”郝谦团队认为,这里很适合打造亲子型商业。
▲楼顶气膜馆正在铺设地板。记者 佘振芳 摄
最终,项目由恒安集团总部牵头,预算总投资约5000万元,将原旧厂区外立面及内部空间进行改造,打造成集文创办公、餐饮、宴会、酒店、教育培训、文教体育、天空球场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创园区。
巴南区住建委副主任何松说,这是巴南首个以亲子、运动、文化为主题的运动公园,也是全市首批由企业全资实施改造的城市更新商业项目之一,全区上下都十分重视。
项目一立项便开启了加速度,为简化流程,巴南区住建委打破窗口办件的模式,探索通过桌面会议审批。先后多次召集消防、招商、规资局、市场监管、税务、财政、文化、体育等区级部门讨论,在不违背现有政策的条件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手续,为企业大幅节约时间。此外,为方便施工及后续运营,还在出入口处增设交通便道和人行斑马线。
探索老厂房转型之路
经验将复制到其他城市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从2023年“五一”开始建设,不到一年便完成主体完工。招商工作与建设同步开展,目前已完成近半。入驻商家以绘画、体育等培训为主,还有轻餐、酒店等业态。郝谦介绍,相较新建的商业体,老厂改造项目成本大幅降低,租金可降低到20-30元/平米,远低于40-50元/平米的市场价,根据面积不等,还可实行3-6个月的免租期。
“我们相信项目建成后发展前景良好,对周边也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郝谦表示,恒安集团在全国各地有20多个厂区,这是第一个旧厂房改造项目,待打造成功后,他将带着团队把经验复制到成都、合肥等地,为更多老厂提供从设计、建设、招商到运营的全链条方案。
包括印相里在内,巴南区住建委去年共策划了15个城市更新项目,总面积达790万平米,如花溪道角机床厂家属区改造项目等。何松介绍,巴南区内还有不少工业企业与恒安类似,搬迁后存在老厂房闲置、低效利用的情况。在老厂房基础上开展城市更新,既能解决企业需求,又可满足周边居民功能需求,印相里项目将为不少企业提供借鉴,鼓励他们勇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