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重庆|
  • 理论|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化|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写在茅奖边上④】单士兵|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新重庆-重庆日报 单士兵
    时间:2024-01-25 14:03

    作品简介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第二个太阳》是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的作家刘白羽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的广阔背景下,用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秦震、陈文洪、梁曙光等解放军高、中级指挥员和普通战士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作者将其充满诗意的优美语言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融于一体,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红色经典,英雄史诗;追求光明,拥抱太阳。

    在《第二个太阳》“序曲”中,作者刘白羽这样描写故事背景:“这时,太阳还沉没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历史受着磨难、生命受着磨难、太阳受着磨难。谁要承受最初一线黎明的欣喜,谁就不得不先通过炼狱的熬煎。孕育才能诞生,呐喊才能前进,熔铸才能创造。谁能不说这一刻才是真正庄严、真正伟大的时刻呢?”

    火光在前,胜利在望。这里的伟大时刻,就是新中国诞生之际,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之时。小说开篇从“暴风雨中的急报”开启铺陈,结尾以“白洁在太阳光里微笑”呼应主题,展现了黎明前那段血与火的艰苦决战,展现了喷薄而出的壮观朝日。

    在结构叙事上,这部小说中规中矩,平铺直叙,以战争发展的时间线展开。小说讲述兵团副司令秦震受命赶往华中战场,指挥消灭国民党白崇禧部,从解放武汉到挺进鄂西再到征战湘北,最终粉碎了敌人的反攻计划。其间夹着一条暗线,就是“营救黛娜”。黛娜是秘密打入国民党高层的白洁,身份暴露后,先是关入深牢大狱,后来被绑架跟随敌人撤退。最后,白洁却倒在黎明前的血泊中。白洁,就是秦震唯一的爱女。只是,这条暗线显得太过刻意,内容也极为单薄。

    刘白羽作为散文家的影响,远比小说家更大。在文学史上,他曾和杨朔、秦牧被指称为“十七年”时期(1949—1966)散文的“三大家”。文本体验上,这部小说也更像是一部激情的散文诗,其中植入了大量诸如太阳、黎明、峡谷、冰山、大海、浪花之类的意象,来讴歌那些庄严、伟大、刚强、高贵、壮观、雄浑的人物形象和时代场景。文本上,这部小说有点像是刘白羽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扩充;内容上,也像是他在创作这篇小说40年前就发表的中篇《火光在前》的延展。

    尽管这部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并且在1991年获得茅奖的作品,在艺术开拓上被认为不及同时期莫言的《红高粱》、朱苏进的《第三只眼》等新革命历史小说,并未能对文学“五老峰” (即老题材、老故事、老人物、老观念、老方法)实现太大逾越。但是,这部小说以昂扬的基调、豪迈的激情表达了对革命英雄的深情礼赞,寄予了极其浓郁的家国情怀,从主流思想宣传的角度,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

    当然,这部小说中一些着笔不多的人物刻画,也在渐然摆脱那种“高大全”“脸谱化”的写作影响,呈现出复杂的人性和深刻的反思。

    姚锡铭,野战军领导人。秦震去看望这个病中老人时,他正在聚精会神读书。秦震看到他读的是《鲁迅全集》,有些惊异。当时,姚锡铭放下工作讨论,专门给秦震讲述了鲁迅的价值。

    “鲁迅是一百年,也许是几百年都出不了一个的大思想家呀,他拿着一把解剖刀在剖析整个人生……他最恨那些混进革命队伍里,嘁嘁喳喳,从背后放冷箭的人……他给那些魑魅魍魉的小丑画下脸谱,因此,他们怕他、恨他、诬陷他、否定他,可是,鲁迅是伟大的,他的话,就像摩崖石刻一样是经历了千古风霜,谁也涂抹不掉……”

    “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要时刻警惕不要让那些肮脏的灵魂淹没呀!”

    姚锡铭还笑着说,读完了鲁迅,他的病也就治好了。

    这段围绕鲁迅的阐释,涉及人性、伦理、文明,涉及人格、志气、使命,给这部小说增加了厚重的思想价值。

    吴廷英,在东北战场上是一个排长,带领战友在密集炮火中杀出血路,炸毁敌军指挥部。他救下一个婴儿,当时只能带在身边喂养。

    有一次,一个俘虏群中的敌军官忽然拿起斧头朝婴儿劈去,危急时刻,吴廷英舍身护住婴儿,然后,一刺刀把那个恶魔捅死。然而,此举却遭到与他有嫌隙的副指导员白天明挟私报复,在党小组会上举报吴廷英违反俘虏政策,理由是:计未得逞,不应处死。

    当时,连素来敬爱吴廷英的战友张凯也参与了揭发,而缺乏细节调查的秦震也批准了处分意见,导致吴廷英遭受了处分,多年英勇作战屡立奇功却从未得到应有待遇,最后在保卫桥梁中壮烈牺牲,至死仍是个排长。

    后来,秦震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为什么?为什么?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些真正老老实实的人受糟害、受损伤呢?难道这公平吗?而这个不公平正是我所加给的呀!”

    “我平生最厌恶那种鬼头鬼脑、游戏人生的人。他们有的是小聪明,察言观色,花言巧语……他们很会耍点小权术呢!因为他们到哪里,哪里就有渺小、卑贱、耻辱、背叛的行为……民族的、国家的、革命的道德,他们可以捻着秤杆卖个干净。”

    白洁的牺牲极其悲壮,吴廷英的战死又极为悲凉,有些出卖灵魂的小人反而得势,这些悲情的基调和幽暗的底色,都需要有第二个太阳来照亮和驱散。

    《第二个太阳》的书名,来自于但丁的不朽诗篇《神曲》。在描绘那段从地狱经过净界到达天堂后所看到的壮丽景象时,但丁这样写道:“突然间,我似乎看见白昼上又加上了白昼,仿佛万能的神用第二个太阳把天空装点起来。”而作家刘白羽本身也是热情奔放的诗人,他曾这样认为:“诗人应当是经常迎接太阳的人。”

    新中国、新社会,新时代、新生活,就是要让曾经受苦受难的人们摆脱沉重的苦难,让所有追求温暖和光明的人们走出历史的忧伤。所有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的人们,也都需要“第二个太阳”,正如诗人巴尔蒙特这样激情表达: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往期回顾

    【写在茅奖边上①】单士兵 | 当暴风雨来临,他们何以微笑

    【写在茅奖边上②】单士兵 | 风吹过繁花,那么醉那么凉那么醒

    【写在茅奖边上③】单士兵|冬天里的春天永远藏在人心深处

    主编:兰世秋 | 编辑:袁文蕙 | 审核: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