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由重演股份主办、郑云龙首次担任艺术指导并主演的音乐剧《将进酒》亮相施光南大剧院,并将连演6场。演出前夕,郑云龙接受了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的采访,分享他对该剧的理解。
▲《将进酒》剧照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飘逸又洒脱。《将进酒》在呈现时,没有选择表现李白创作的诗词,也没有简单还原他创作的状态,而是以李白少年时代生活的江油为起点,展现了他出川之前的30年,以及赴长安后“何以成诗仙”的人生曲谱。与明月青梅竹马的爱情,与吴指南、杜甫肝胆相照的友情,与李客、李月圆血浓于水的亲情都是本剧的亮点。
音乐剧演员出身,后续演话剧、影视作品,当歌手、录综艺,最终又回归音乐剧,对于郑云龙来说,有了此前跨界积累的经验,如今接下“李白”,是一个刚刚好的结果。“没有哪一个演员不想演绎李白的一生。”郑云龙表示,李白既是一个豪气满怀的天才诗人,又兼有游侠、剑客、隐士、道人的气质,是一个有着丰富层次感的人物,有着无数可以歌颂和描写的故事,自己接下这个角色,本身也有一种情怀在里面。
▲《将进酒》剧照
但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演绎起来难度不小,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个“李白”,如何演绎出一个不一样的“诗仙”?郑云龙坦言,自2023年接到演出邀约之后,就一直在琢磨人物特点,要理解李白仕而不能、隐有不甘的矛盾,又要诠释出豁达开朗“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未可知的冒险,每一次的诠释都是和‘李白’的碰撞。”郑云龙表示,自己也翻看了一些书籍并到江油实地了解感受李白千年之前的生活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郑云龙在《将进酒》中,还首次担任了艺术指导的角色。“相比于以前担子更重,不仅要塑造角色,也要跟进造型、灯光、舞台设计等方面的融合统一,是一种特别经历。”郑云龙告诉记者,要呈现白衣少年到垂垂老矣的过程,需要不同的声音,行走坐卧配合不同的灯光舞美,也要用不同的道具或者技能来呼应不同阶段的特点。
“比如李白一生很重要的标签是‘诗’‘酒’‘剑’,诗不用说,融入了这个剧的血液,人物随身携带的酒葫芦、似醉非醒的状态,是‘酒’的体现,而‘剑’则融入了武术的成分。”郑云龙透露,练剑的过程很累、很危险,甚至都想穿越到唐朝去问问李白,练了多久的剑才能让友人发出“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的感叹。“所幸最后的呈现不错,希望观众能够喜欢。”
作为一出音乐剧,唱段是必不可少的。记者了解到,除了转场换衣服,郑云龙几乎都在台上唱,这也是他近几年演出的剧目中音乐体量最大的一部剧。
长长久久地演绎一个角色,本身也会从角色中“拿”走一些东西,这是郑云龙多年来角色演绎的习惯。而对于“李白”,他拿走了什么?郑云龙表示,是一种充满激情又昂扬的人生态度,这对于他今后的演艺事业会颇有助益。
演出开始前,郑云龙做好了妆造,挺拔的身姿站在那里,颇有诗人的飘逸和侠客的英武。《将进酒》还原了一个什么样的盛唐气象和仙人风姿,留待走进剧场的观众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