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重庆|
  • 理论|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化|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今年推动81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至少建成10个体育公园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迎昭
    时间:2024-01-11 19:26

    “城乡体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城镇体育投入相对较多,社会参与度高,拥有较为丰富的体育设施,‘十五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而农村体育设施相对匮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修建少量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设施,社会投入十分有限,‘去哪儿健身’的问题仍然突出。”1月11日,2024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举行,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洪在会上如是说。

    ▲会议现场。市体育局供图

    今年,重庆如何破解“去哪儿健身”的问题?

    丁洪介绍,重庆正高水平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来看,推动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国球进社区项目落实落地;深入贯彻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乡镇健身广场、农体工程更新项目、市民健身房、智慧健身长廊等建设;推进适老、适幼、适残等人群场地设施建设供给,营造无碍体育环境;推动全市81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举办重庆马拉松、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武隆)、重庆市龙舟公开赛等市级以上赛事活动100场以上;举办区县级以上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不低于2300余场次。推动体育社会组织触角向城市社区和乡镇农村延伸,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4500人;开展富有农趣农味的农民趣味性体育活动;在长寿区、万盛经开区举办“万村女性社体指导员”培训班,力争女性社体指导员在两个区县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进一步补齐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短板。

    在场地设施建设方面,重庆将持续抓好全市重点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立全市重点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库,开工建设武隆仙女山体育综合训练基地,推进市奥体中心综合馆和体职院等市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指导支持相关区县加快建成合川体育中心,大力推进大渡口国际小球赛事中心、江北五宝国际生态运动小镇、开州汉丰湖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巴南鱼洞生态文体中心等项目的建设或前期工作。

    丁洪表示,重庆将持续完善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体育公园和健身步道“双百计划”,支持和鼓励区县建设一批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和社会足球场等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积极争取市政府将体育公园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至少建成10个体育公园。积极推动体育场馆智慧化改造,发展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AI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通过科技赋能场馆,从建设运营、服务管理、促进消费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提升。

    主编:吴国红 | 编辑:袁文蕙 | 审核:李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