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重庆|
  • 理论|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化|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短视频电商已成我国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少儿类图书码洋仍大幅领先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时间:2024-01-07 22:37

    前几天,因董宇辉“小作文事件”爆火的东方甄选,因为一场“1元卖书”促销活动再成焦点。作为短视频平台头部直播间,东方甄选此次促销涉及5000本图书,其促销策略搅乱了一池春水,出版界反应十分强烈。然而必须看到的是,以东方甄选为代表的短视频渠道,在我国图书销售市场中的角色正越来越重要。

    ▲短视频电商成为图书销售第二大渠道。北京开卷供图

    1月6日,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下,北京开卷发布“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从大数据的视角回顾了全国出版业发行概况。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注意到,报告显示:短视频渠道超过垂直及其他电商,成为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而就图书销售品类来看,少儿类图书码洋仍大幅领先。

    图书零售市场实现正向增长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整体呈现可喜态势。其中,2023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增长率由2022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向增长,同比上升了4.72%,码洋规模为912亿元;2023年整体零售市场总动销品种达237万种,同比上升1.55%,动销新书品种达18万种,同比上升7.3%。

    ▲少儿类码洋仍断崖式领先。北京开卷供图

    “2020年以来,图书零售市场一直处于波动发展状态。2023年,恢复和发展成为主旋律。”北京开卷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出版行业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整体零售市场仍呈现负增长,但同比降幅相比半年度进一步收窄,主要是受网店渠道的带动,网店渠道从第二季度之后即转为正向增长。在大促背景下,第四季度网店渠道正向增幅进一步扩大,由此带动整个图书零售市场实现正向增长。

    短视频成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

    放眼全国出版界,图书销售渠道的演变和发展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从早些年的实体店作为主战场发展到网店作为主要销售渠道,网店渠道从早期的货架电商为主,已经发展到现在以短视频电商为流量高地。报告提到,2023年短视频电商依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70.1%,成为带动整体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实体店渠道依然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18.24%,平台电商和垂直及其他电商分别下降了3.68%和10.08%。

    从渠道码洋构成看,平台电商依然是规模最大的渠道,码洋比重为41.46%;其次是短视频电商,码洋比重为26.67%,超过垂直及其他电商(2023年码洋比重为19.93%),成为第二大销售渠道;实体店渠道码洋比重为11.93%。和2022年相比,除短视频电商码洋比重增加外,其他渠道码洋比重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图书零售市场中头部效应明显,销量前1%的品种能为市场贡献近60%的码洋,销量前5%的品种能为零售市场贡献80%以上的码洋。所以头部图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变化。

    少儿类图书码洋仍大幅领先

    从2023年各类图书的码洋构成来看,高居榜首的少儿类占比27.21%,大幅领先以占比17.05%位居第二的教辅类,文学类则以11.96%的占比居于第三。另外,学术文化和经济与管理类码洋比重在4%-10%。不过,少儿类同时也是码洋比重降幅最大的门类,相比2022年降低1.4%。从不同细分渠道看,少儿类码洋比重在短视频电商中降幅最大,教辅、文学、学术文化和经济与管理类在短视频电商中码洋比重均同比上升。

    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与各细分门类的增长有关。从具体品类来看,首先是与身体健康有关的医学类和生活类,主要源自读者对中医类图书关注度的提升,《美绘国学书系 经典名著 黄帝内经(彩图珍藏版)》《餐桌上的中药》等图书表现较好;第二类是和知识、技能提升有关的心理自助类和经济与管理类,比如《好好接话:会说话是优势,会接话才是本事》《中国式沟通智慧》《商业的底层逻辑》等;第三类和热点话题、影视以及直播推荐相关,比如学术文化类中的女性主题图书《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电视剧《狂飙》引爆的各版本《孙子兵法》等高销量大众图书;第四类主要是教辅教材,这类图书偏刚需,加之短视频电商的带动,无论是课外阅读类还是可以明显击中孩子学习痛点的辅助类图书,都取得了较好的销量表现。

    主编:吴国红 | 编辑:柏云辉 |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