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使用复合材料为新能源汽车节能减重 这款“重庆造”电池箱体为何“叫好又叫座”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夏元
    时间:2023-11-02 19:23:56

    一次性压铸成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重量不到传统金属箱体的1/4,抗压耐高温性能却与钢板相当。今年以来,这款“重庆造”电池箱体产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叫好又叫座”。

    它是位于涪陵高新区的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卡涞)所生产的复合材料产品,不仅可以减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整体重量,还具有轻质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腐蚀等性能,能够更好地保护动力电池,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经济性。

    11月2日,在重庆卡涞生产车间,物流机器人搬运着预制件来回穿梭,自动化生产设备机械臂不停挥舞,一件件复合材料轻量化电池箱上盖产品通过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在自动化生产线加工制成。

    ▲重庆卡涞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复合材料自动化生产线。企业供图

    重庆卡涞投资方,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鹏介绍,电池箱体是动力电池的承载和防护体,是新能源汽车配套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传统电池箱体上盖都是采用金属材料作为原料,不仅重量沉、能耗高、生产周期长且生产工艺复杂,还存在着导热快等痛点,影响电池使用安全。

    “相比之下,重庆卡涞生产的复合材料轻量化电池箱上盖产品,其原料为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既满足刚强度和轻量化设计要求,也能满足碰撞安全、阻燃防火等功能要求,能够降低车企生产成本和用户使用成本。”何鹏表示,以长1.5米、宽1.2米的电池箱上盖为例,若使用金属材料进行制造,产品重约20公斤,而通过复合材料进行生产,重量只有5公斤,从而大幅减轻车身重量,继而带动能耗降低。

    为加快推进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底我市印发《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创建名单》,其中涪陵高新区以动力电池系统、轻量化部件为创建方向入选该名单,重庆卡涞正是“轻量化部件”方向的领军企业。

    去年8月,重庆卡涞落户涪陵高新区,在签约当天施工队同步进场,实现“签约即开工”;当年底,重庆卡涞生产基地首个产品下线,创下从签约到投产用时不到半年的“卡涞速度”。

    目前重庆卡涞一期项目6条生产线投用,今年底有望实现满产,同时二期项目建设将启动开工,预计2024年底完工,2025年初投产。一、二期项目全面达产后,将实现300万件高性能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年产能,实现年产值超20亿元。

    “重庆卡涞将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布局,持续建设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件生产基地,不断提升智能制造工艺,助力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何鹏称。

    主编:曾立 | 编辑:杨骏 | 校对:申晓佳 |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