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赶场集市与线上购物冲击下 传统菜市场如何转型?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栗园园
    时间:2023-10-27 23:07:49

    菜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赶场集市与线上购物的兴起与发展,传统菜市场在经营上面临不少困境。

    根据市商品交易市场协会菜市场分会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城区菜市场数量575家,经营商家41780户,从业人员78779人,交易总额349亿元。与2021年同比,市场数量减少58家,经营户减少28654户,从业人员减少4.5万人,交易额下降11.6%。

    趋势背后体现出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变化?面对新形势,传统菜市场该如何转型求突破,增强行业竞争力?

    ▲10月26日,市商品交易市场协会、市农产品集团联合主办重庆城区菜市场创新发展研讨会。图为嘉宾们进行观点交流。记者 栗园园 摄

    10月26日,市商品交易市场协会、市农产品集团联合主办了重庆城区菜市场创新发展研讨会,邀请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总社等单位以及菜市场相关服务商代表参会,共同为传统菜市场转型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买菜里的大变化

    一直以来,传统菜市场作为市民主要食材交易场所,以点多、面广的优势以及新鲜、价廉、种类齐全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尽管这些年里大型超市陆续崛起,也没有撼动农贸市场的核心地位。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传统菜市场规模的下滑?

    重庆供销生鲜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科分析,这是因为买卖双方均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买家变了。”李科说,以前逛菜市场的消费群体逐渐老去,买菜的主力军替换为年轻的80后、90后,“这群人在互联网时代长大,习惯线上消费,同时对农产品价格的敏感度有所降低,所以农产品电商平台顺应了他们的消费习惯,传统菜市场的空间自然就被挤压。”

    从卖方来看,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拥挤的市场里,每天起早贪黑地采购、销售,不少年轻人不再愿意从事传统卖菜行业,“甚至连许多‘菜二代’都不愿意接班。那我们的市场租给谁经营?”李科说。

    此外,目前传统菜市场大都经营多年,设施设备逐渐老化陈旧,环境不够整洁,也是消费吸引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重庆城区菜市场创新发展研讨会现场。记者 栗园园 摄

    传统菜市场需求“变”

    在传统菜市场下滑的同时,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业态却迅速发展,甚至赶场集市也日渐盛行,路边摆摊卖菜屡见不鲜,挤占了传统菜市场的份额。

    尽管如此,市商品交易市场协会菜市场分会会长罗大文仍然认为,传统菜市场的地位不可替代,但需顺应时代积极求变。

    罗大文说,菜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载体和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在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安置就业、保供稳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其主渠道地位、公益性作用不可替代。

    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拥抱电商,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被认为是菜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商户通过链接电商平台,增加盈利的同时,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还能反向为线下菜市场引流。”罗大文说。

    在这方面,菜老包(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老包”)就探索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现运营了7个农贸市场。

    经营农贸市场的同时,“菜老包”依托外卖平台,以各大农贸市场为载体,成了供应新鲜农产品的运营商。如今,菜老包在美团、饿了么等大型电商平台外卖生鲜板块占超40%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在线下农贸市场,菜老包则积极策划相关活动进行引流。比如,在其旗下的安心菜场冉家坝店,通过在“七夕节”举办“椒个朋友,你是我的菜”快闪活动,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单日实现客流突破8000人。

    菜市场要形成合力

    在会上,不少业内人士还共同提到了菜市场连锁化。

    李科说,相较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模式,传统菜市场有自己独有的巨大优势:商户资源。

    经过多年经营发展,每一个农贸市场背后都有不少商户资源,如果能够实现资源整合,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就能极大降低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由于农贸市场是区域性很强的消费场所,所以在发展连锁的同时,又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同业竞争的问题。

    罗大文表示,菜市场的连锁化发展,通过运营主体或龙头商户整合供货资源,建立统采统配、联合采购、基地直采、分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还可以拓展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餐饮酒楼等盒饭、生鲜食材配送客户,将成为菜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模式。

    “连锁发展模式中,我们还可探索孵化连锁商户,就像每个商场都有星巴克、肯德基这些商家一样,这些商户的发展壮大又能为市场带来人流量。”李科说。

    此外,会上,一些从业人士还提到传统菜市场改造及服务业态融合问题,如依托传统菜市场改造,引入理发、洗染、维修等业态,完善社区公共服务配套功能的同时,通过深度服务居民生活,为菜市场集聚人气。

    主编:邹密 | 编辑:邱春 | 审核: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