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社区民警章旋 “微创新”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解决噪音扰民难题
    重庆日报客户端 周松
    时间:2023-10-08 08:44:17

    “章户籍,现在在我们广场,地上巡逻的人多了,天上还有了一个监测噪音的‘小盒子’,真的是既安全又‘安静’!”庹阿姨是重庆九龙坡区巴国城广场的一名舞团领队,在前不久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举行的社区民警接待日上,她对九龙园派出所社区民警章旋的几项“微创新”赞不绝口——创新巡逻防控模式增强群众安全感,创新治理手段解决广场舞等噪音扰民难题,就连这个社区民警接待日,也是警民沟通方式的一种创新。

    治理手段微创新 小模块解决噪音扰民“大难题”

    巴国城广场场地开阔、居民众多,傍晚的文体活动很丰富,广场舞当数其中“最强音”,除了过年与高考,几乎全年不停,长此以往难免扰民产生矛盾。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属地九龙园派出所接到巴国城广场舞噪音扰民投诉警情就达300多起。

    经过走访调查,章旋了解到,广场舞扰民的根源在于部分舞团音量较大,影响到其他舞团音乐播放,为了让自己听清楚,也随之调高音量,形成恶性循环。向科技借警力,是章旋的第一反应。他将群众的诉求带到了分局科信科,得知科信的同事正在优化现有的公安监控镜头时,章旋提出了一个设想,“能不能让这双‘眼睛’长上‘耳朵’,不仅看得见,更要听到噪音扰民这类警情。”

    基层民警与业务警种一拍即合——很快,一个充分利用现有公安监控,通过增加音频智能物联设备,实现对现场噪音源实时取证、阶段警示、远程干预、快速转警“一站式”治理的神器“治噪者”上线。

    “这套创新设备在巴国城广场投用近两个月,噪音扰民警情下降了26.8%,绝大多数扰民事件均在发生初期启动智能提醒阶段就画上了句号。”章旋介绍道,在傍晚广场舞活跃时段,尽管多个舞团同时开跳,但“治噪者”监测到的音量基本保持在70分贝以内,声音从声源中心出发向四周“画圆”,随着距离递减,来到与广场一段距离的居民区,广场舞的声响已称不上扰民。

    广场舞资深参与者何女士体会了“治噪者”带来的变化:电线杆上的“小盒子”平时显示绿色数值,一旦声音“超标”就会变红警示。有一次一群人将声音调很大,触发了警示,箱子上的聚光灯照了过去,这群人赶紧收敛,将音量调低。“现在我们广场上的几个舞团都非常在意,时不时就关注音量,保持在绿色数值内,大家都小声了,也谈不上打扰谁了。”

    “治噪者”功能不简单,却也不复杂,不过是在原有镜头基础上的一点“小创新”,却被章旋用来解决了困扰民生已久的“大问题”。

    巡防模式微创新 设置二维码打卡提高巡逻覆盖面

    “哔,打卡成功”,10月7日晚上23点多,巴国城物业方的保安巡逻到巴国公馆小区附近的打卡点,保安小王掏出手机扫描了墙上的一个二维码,这一晚上,小王和队友要在遍布巴国城完成多处二维码的打卡,有的在餐饮集中区域,有的在娱乐场所附近,有的在居民小区的背街小巷,最终串联出当晚的巡逻线路。

    在巡逻线路上设置打卡点,也是章旋的主意。巴国城有公园、有博物馆,有住宅小区也有餐饮、娱乐商铺,因为热闹也常有治安警情,曾几何时,几乎每晚都有人酒后闹事。派出所的夜市夜巡,让往来市民很有安全感,对醉酒后不理智的人群也有震慑力,可毕竟巴国城占地大、“夜经济”持续时间长,如何能提高巡逻的覆盖面?

    为了充分发挥物业保安力量,章旋对夜间巡逻的线路进行了科学规划,把重心放在了背街火锅馆、大排档较多的区域以及KTV、网吧等娱乐场所附近,线路划定后,他又在沿途设置了多个打卡点,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卡,确保巡逻队员能全部走到。

    自从对巡逻模式进行创新后,巴国城警务责任区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矛盾纠纷等警情均同比下降超过10%。有了更密更实的守护,顾客可以吃得更加安心,玩得更加放心,巴国城这一夜市名片也逐渐吸引了更多慕名而来消费者。

    一个小小二维码,将民辅警巡逻时段、地段外的“盲区”点亮,这仍是章旋擅长的“微创新”,为社区带来了大平安。

    服务思路微创新 小小接待日成为居民反映问题好渠道

    说起基层微创新,不仅是需要科技助力,有时候,一个机制、一种习惯,都可以让社会更和谐。

    从2018年开始,章旋积极策动巴国城社区每月15日在社区活动中心召集网格员、楼栋长、群众代表、部分单位负责人集中议事反映问题。

    能当场解答的给以解答;不能当场解决地在规定时间内研究协调后解决;不属于公安业务的当场联系环保、市场监管、城管、民政、社保、司法、交通等职能部门,给群众以解答,以免群众多跑路。

    据统计,每次接待日都有超过50名群众参与,每场能解决10余个问题,从基础的公安业务咨询到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处,5年下来,光是通过接待日的形式,章旋就集中、高效地为群众办实事500余件。

    巴国城美食街一家饭店开业不久,却总是遇到有人“闹事”,三不五时便闹到派出所,每次当场解决,不久后又出现相同警情。章旋深入了解才知道,这是饭店老板与一家装修公司的合同纠纷。

    他意识到如果双方一直这样闹下去,不但浪费警力,还可能进一步爆发冲突。章旋便接着社区民警接待日,把双方邀请到社区活动中心,运用“五心调解法”,为双方找准问题核心,寻找利益平衡点,最终为双方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所谓“五心调解法”,是2019年章旋作为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唯一代表,被选派去到“老马工作室”,跟班“时代楷模”马善祥学习“老马工作法”后总结的调解方式,即接待热心、聆听细心、抓住核心、分开交心、合力同心。

    同时,作为社区中离群众最近的民警,章旋用自己多走访、多交流、多互动、多帮扶、多总结的“五多工作法”实实在在地走到群众中,服务好了整个社区。

    在章旋看来,微创新是形式,本质上是民警的爱民初心。“无论是科技运用还是工作模式上的微创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不断和群众走得更近,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快更好!

    主编:郭晓静 | 编辑:崔曜 | 校对:黄乔 | 审核:黄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