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聚焦2023年“红岩笔会”|马步升: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可互相取长补短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迎昭 刘旖旎 见习记者 姚伟民
    时间:2023-09-20 11:24:25

    9月20日,在渝举行的2023年“红岩笔会”系列活动之“聚焦文化传承发展,激活文学成果转化”研讨会上,小说作家、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马步升首先发言,对他理解的文学进行了阐释。

    ▲研讨会上,小说作家、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马步升首先发言。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我们现在说文学的时候,究竟说的是什么?”马步升首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说文学的时候主要说的是传统文学,但是我们所言说的对象,早已不是传统文学的样子,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天,文学体裁出现了融合与泛化的状态。在他看来,各个文学体裁之间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在传统文学中,小说出现了学术化、散文化倾向,散文出现了虚构现象,诗歌口语化的浪潮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

    在文学体裁融合与泛化背景下,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碰撞也引发关注。“我们省成立网络作协在全国比较早,这就是为了让从业者有归属感,也为了促进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融合和互相借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个圈子的文学从业者互相陌生,互相看不起。”他认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应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比如说传统文学能够借鉴网络文学的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受众至上意识,网络文学可以借鉴传统文学的精品意识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马步升看来,当下文学评价标准比较模糊,有时没有什么绝对标准,所以说,我们应多检查自己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这样才有益于文学事业发展。

    主编:吴国红 | 编辑:黄辰辰 | 校对:何旭 | 审核: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