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发生患者安全事件、突发外伤、输液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近日,涪陵区妇幼保健院四环路院区儿科、外科、超声科医护人员联合开展了一次多场景的护理应急演练。
▲演练现场
演练场景设置如下:一名4岁的患儿,“支气管肺炎”住院后病情明显好转,拟定次晨出院,当日18:40左右,患儿母亲外出打水,患儿独自在床上玩耍不慎坠床,导致患儿短暂性意识丧失。家属立即呼救,护士A到场后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及值班护士B配合抢救,医生判断患儿意识及伤情,发现右上肢疼痛明显,拒绝触碰,超声科X摄片后确认有骨折,外科医生紧急会诊,予以骨折肢端固定,并决定将患儿转到外科治疗。儿科与外科联合转运交接作进一步处理。患儿在外科输液后出现发热反应,外科医护团队立即进行输液反应处置。完成抢救后,儿科上报坠床不良事件,外科对剩余液体进行封存并上报……整个演练过程有序、紧张地进行。
▲演练现场
现场演练结束后,在场观摩的20多名医护人员踊跃发言,来自医务科、院感科、产科、妇科、手术麻醉科的6名评委进行点评,大家纷纷肯定了演练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际处置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同时指出了演练中的不足细节和改进建议。
护理部主任万惠在总结时认为:参演科室对待演练任务的重视态度是亮点,本次演练达到了预定目标。强调在今后应急演练中,要把演练看作实际工作,进一步认识扮演角色代入,做到有条不紊、做好换位思考,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教育。
涪陵区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应急演练活动,锻炼了医护人员在发生安全意外事件、人力资源紧急调配、突发外伤、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处置能力,护理人员在应急操作中对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抢救制度、转运交接制度的执行情况得到验证,医护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得到提高,多科室之间的交接配合得到进一步协调,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
(文/李红;图片由涪陵区妇幼保健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