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追魂——江碧波艺术研究展开展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韩毅 实习生 江之韵
    时间:2023-08-06 23:12:54

    8月6日,“追魂——江碧波艺术研究展”在重庆铁山坪云岭艺术中心开幕,为观众呈现了艺术家精湛的绘画技艺和崇高的艺术追求。

    走进展厅,本次展览展出了江碧波“敦煌印象”绘画作品、1985年到1988赴美担任客座教授时做的实验版画作品、《中华上下五千年》部分作品(以图片方式),以及部分民族风情作品和近期绘画创作。

    ▲开幕式上,江碧波致辞。受访者供图

    其中,“敦煌印象”绘画作品,源于江碧波于1979年9月作为带队老师之一,带领川美77级的学生到敦煌写生,在一个星期的写生和考察结束后,学生们按预定时间回到川美,而她却独自留下来,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创作。

    ▲豆角熟了油画棒,92x70cm,1982年。受访者供图

    “与模仿无关,因为幽暗的洞窟,看不清图画,她只能记忆、记忆、再记忆,出洞、进洞,出洞、进洞;画面不准确的地方,她涂抹、涂抹、再涂抹,用刀刮、用指甲刮、用手揉……纸上留下斑斑痕迹。”本次展览策展人、重庆铁山坪云岭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刘勇称,在这些作品中,江碧波不是依葫芦画瓢,飞天的每一个骨节的扭动,每一处身体的弧线,都能与她的自我一一对应。

    ▲阵痛综合版画,72x92cm,1988年。受访者供图

    江碧波1985年到1988赴美担任客座教授时做的实验版画作品,让处于全球实验绘画中心的美国当地艺术家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她的绘画,不知不觉地与世界同步,并有独特的显现,其中贯通东西方文化是最为明显的特征。

    ▲412窟龛楣飞天(隋)油画棒,25.3x14.6cm,1979年。受访者供图

    《中华上下五千年》则是江碧波历经10年创作的绘画巨制,共计204幅作品,毎幅长6米、高2.5米,以远古时代到开国大典之间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文化传承、寓言神话等方面的故事作为创作素材,包括“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开国大典”等内容,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荣辱兴衰。本次展览以图片方式展示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部分作品。

    ▲57窟菩萨(唐)油画棒,11.7x21.3cm,1979年。受访者供图

    ▲57窟菩萨(唐)油画棒,11.7x21.3cm,1979年。受访者供图

    ▲485窟密宗题材伎乐天腾金与魔女斗法(元)油画棒,11.4x17.3cm,1979年。受访者供图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需要具备三种特质,才气、功力与勤奋、人格与感召力,三者缺一不可,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是我们很多退休艺术家的老师,但她还在率领我们大家往前走,一刻不停留。她对人间苦难的关怀、对世间万物的悲悯,是我们尊重爱戴的原因。”在本次展览开幕式上,著名批评家牟群说。

    ▲展览开幕式上,嘉宾合影。受访者供图

    开幕式上,江碧波笑着感叹:“我怎么就这么老了,但是和大家在一起我又年轻了。”言及艺术创作,江碧波表示,艺术家就是要有不断创新和开拓精神,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鲜明的个性表达,创作出精品力作。

    本次展览的展期将持续至11月5日。

    主编:吴国红 | 编辑:贺子桓 | 校对:何洪 | 审核:何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