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海拔地区来到3500米以上的高原,人体会有什么反应?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与成都市公园城市植物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给出的回答是——头痛、失眠、食欲减退、呼吸困难……
主题教育期间,两地园林专家于7月初在横断山区东部(邛崃山脉)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乡土植物资源联合科考工作。联合科考组由川渝共建乡土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艾丽皎带队,成员由两地植物科考团队的科研人员、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组成。专家们深入横断山区东部四川境内高原,在低压低氧环境中徒步47公里,克服种种高原反应开展联合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
▲园林专家正在采集植物。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艾丽皎介绍,横断山区是世界上垂直自然带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藏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重要分布区,被誉为“世界濒危动植物避难所”。邛崃山脉位于横断山区最东缘,平均海拔约4000米,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界线和农业界线。
艾丽皎告诉记者,这次科考团队在高原上共穿越了1000多公里,其中步行47公里。大家跋山涉水,克服种种困难了解植物种类,采集植物标本。围绕乡土植物开发和利用目标,对鼠尾草属、糙苏属、绣线菊属、溲疏属、马先蒿属、金露梅属、橐吾属、莸属等类群的200余种具有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进行了考察,共采集标本186份,收集植物繁殖材料40种。
▲园林专家正在制作标本。市城市管理局供图
艾丽皎说,针对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多变等高原实际情况,联合科考团队除了必备科研工具,还带上了GPS工具箱和医药急救包,并学习掌握了野外急救知识及操作手法。科考过程中大家非常团结,彼此给予支持帮助。比如作为此次重庆科考团队中为数不多的男性,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田中就主动担负起背工具的任务,“他每天负重近30公斤在高原上行走,让大家很感动。”
据了解,川渝两地乡土植物科考团队将进一步加强高海拔地区的高观赏性植物类群的开发利用。两地园林专家正在发掘其中具有园林应有潜力的植物,并为其推广应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