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晚饭时间,温铁军教授的电话接通了。“这几天我都在新疆出差,不好意思啊,确实太忙了。”电波那头,他的声音明显透着疲惫。虽然已经72岁,但温铁军似乎永远停不下来,他心系“三农”问题,奔走各地开展调研、举办讲座,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着智力支持。
▲温铁军教授。
近日,重庆出版集团出版了温铁军团队新作《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全书通过11个思考,系统梳理近年来温铁军团队在基层一线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试验的系列成果,将“三农”问题纳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大框架,并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乡村振兴和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实现路径。7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就该书相关话题采访了温铁军。
▲《破局乡村振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11个思考》
知识生产应自觉服务于国家需求
重庆日报:书中涉及的11个思考是基于怎样的背景下展开的?这些思考有何重要意义?
温铁军:思考是知识分子的天职。为什么思考?我想首先是知识生产应自觉服务于国家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一个国家重大战略转型的大时代的形成——乡村振兴既是国家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也是练好内功夯实基础、向生态文明转型的主战场。我们各地团队长期认同的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家更多开展基层调研和乡村试验,较少“主动”地在社会上发声。但,现在全球化危机异常复杂,需要配合我国应对“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需要支撑中央提出的战略调整。我们亟须独立思考,形成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话语体系。
▲温铁军在乡村调研途中。
重庆日报:本书副标题是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考,如何定义这里的“中国式”?
温铁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囊括于中国式现代化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存在着紧密相关的内在逻辑。14亿人口的“共同富裕”需要协调“物质精神”双文明,对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化,对外走“和平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走好自己的路。具体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两方面。
重庆日报:生态文明引领下的中国乡村振兴,如何才能够真正落地造福国民?
▲温铁军。
温铁军:要靠扎实有效的乡村建设。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必须通过补短板、再平衡,开展乡村建设,全面贯彻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中央政府逆周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基层政府夯实乡土基础,才能应对危机,造福国民。既然生态化,那么生态在哪?一定在乡村,因为山水田林湖草沙都在乡村。乡土社会是一个自然资源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它承载着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多样性之间的有机整合,所以乡村振兴才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载体。
重庆日报:您希望这11点思考能带给读者怎样的启发和思考?如何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温铁军:希望读者认识到,作为继往开来的当代乡村建设参与者,我们有条件站在前辈肩上高屋建瓴、推陈出新。全球视野要求我们建立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世界观和宏大叙事的历史观,否则,难以引领当代乡村建设,遑论提升本土问题的分析能力。
这些思考或许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乡村建设这一大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改良事业中。我们发扬“启迪民智,开发民力”的前辈精神,一直坚持下去,我相信未来回头看,这是一代人用热血书写的历史。
任务很重,必须进行大量调查研究
重庆日报:以72岁的年纪保持高节奏的工作实属不易,为什么您还不肯休息?
温铁军:确实很累,但也没办法休息,必须四处奔走,实地调研。皆因全球大变局的影响之下,如果没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往往很难解读地方发展面临的复杂困境。“三农”问题关注度很高,但目前太多相关解读偏于学术化,尽管理论意义成立,但在现实层面应用可能不够贴切,因此必须进行大量调查研究,这是我们必须亲自操作的,绝对不能依据某个理论简单解释。任务很重,单靠我自己努力也解决不了,所以我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人能够加入进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重庆日报:您已经培养了众多弟子,团队人才济济,他们还不足够为您分担吗?
温铁军:团队一直都在努力,大家已经分担了不少了。但这个量还是太小了,毕竟每年上千万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在现有教材体系下完成学业,那些脚踏实地地把调查研究当成做学问的基础的群体力量有待加强。
重庆日报:您在B站和抖音等年轻人集中的网上社区很受欢迎,您觉得为什么?
温铁军:团队所形成的研究基础主要是靠走遍天下,到各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获得资料,再把不同的调查资料做比较分析,最后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这可能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
此外,我想恰恰因为这些平台都是团队里的年轻人自己在做,在实践。现实中一大批年轻人亟需自觉思考的能力,亟需思想创新的引领,所以他们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学术实践中来,以志愿者的身份并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我们的思考。
我自己反而没有时间去关注他们在网上做了什么,我能做的,只是以非常传统、老旧的调查研究去做一些符合地方需求的方案设计。我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来进行那么大的传播布局,一切都是年轻人自发的宣传。
本着良心,做了一点平凡的事儿
重庆日报:年轻人对您的观点的认同,在您看来具有积极意义吗?
温铁军:我不好评价,这应该让社会来评价,我自己只是一个干活儿的,干好活儿就好了。
重庆日报:您在2007年提出“国仁”,并以绿色大地“green ground”作为它的英译,这是否代表着您在艰难探索“三农”问题同时,内心也保有一份浪漫的诗意?16年过去,您心中对“green ground”的期许实现了吗?
温铁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从这个角度,我们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至于诗意,那是你们的想法。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本着良心,做了一点平凡的事儿。
重庆日报:但普通人把平凡事儿做好也非常了不起了啊?
温铁军:那也有可能吧,我尽力,但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