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板,鱼到了!”6月19日一早,潼南区太安镇鱼溅村养殖户李太明正在给彭建芬的鱼庄运送鲜鱼。彭建芬接过一筐筐鲜鱼后,径直走进厨房,开始熟练地翻炒,不多时香味四溢。“太安鱼出名了,游客点名要品尝,要是在节假日期间,每天有超过700位顾客来品尝我的太安鱼。”她告诉记者。
▲彭建芬正在制作太安鱼。(受访者供图)
2000年和丈夫米晓东结婚,从四川省大竹县嫁到潼南区太安镇头滩村的彭建芬,曾以为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围着小灶台转就是她的全部。
随着太安镇美食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彭建芬的人生也驶向了新的方向。
“看着丈夫为了家庭忙里忙外的,有了孩子以后更是早出晚归,我也想为家庭做点什么。”彭建芬回忆道,那几年太安鱼逐渐受到游客喜爱,慕名前来品尝的游客络绎不绝。“我手艺也不错,能不能学一道太安鱼,创出一番事业?”
彭建芬把想法和丈夫一讲,丈夫只说:“尽管去做!”
于是,彭建芬白天在太安镇本地烹鱼老师傅那里“拜师学艺”,晚上回到家继续烹饪、试菜……
尽管已经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学习的难度还是超过了她的想象,被鱼骨划伤、被热油烫伤……彭建芬并没有就此放弃,家庭的支持让她立志要做出个样子来。
几个月后,她的厨艺终于获得了老师傅和家人的一致认可,逐渐鼓起勇气开起了自己的鱼庄。
“刚开始还是很紧张,担心自己手艺不好,口感味道让客人不满意。”彭建芬说,虽然鱼庄开起来了,但她仍然没有放下心来,每天依然抽出时间创新菜品,打造特色口味。结合游客来自不同地区的特点,彭建芬先后研制出麻辣、酥脆、软糯等不同风味的太安鱼。 “太鲜美了!”来店里品尝过的食客们纷纷给出好评。
渐渐地,客户群从本地扩展到外地,10张小桌子的鱼庄也扩展到如今2000平方米的规模,年收入突破300万元。
她的迎座太安鱼庄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特色餐厅。当地连续举办的太安鱼美食节,让她的鱼庄人气越来越旺,还帮助1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我现在的20亩鱼塘主要养殖花鲢,鱼庄越来越好,我就近就解决销路了。”养殖户李太明说,“现在光靠给鱼庄提供鲜鱼,每逢节假日都能卖出上千斤。”鱼庄内的蔬菜、鸡鸭等食材需求,还为周边数十户养殖、种植户提供了销路。
2022年,彭建芬获评重庆市“巴渝巾帼新农人”称号。“未来我还打算继续烹好太安鱼美食,让‘潼南味道’带着我们继续致富!”彭建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