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年产种子1000万公斤 大竹冲刺“川渝制种产业新高地”
    四川日报
    时间:2023-06-16 10:03:14

    6月5日,大竹县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投入上亿元资金,在大竹建设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育繁推一体化项目。

    “龙头企业将为我们攻克技术难题和进行品种研发提供科技支撑,为全县冲刺制种新目标再添一把劲。”大竹县委副书记王明清说。

    大竹全县水稻制种规模达3万余亩,年产种子450万公斤以上,于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眼下大竹已明确目标:力争到2025年,将制种面积扩大到5万亩,年产种子1000万公斤,建设“川渝制种产业新高地”。

    调动积极性 带着农户干,帮着农户赚 华蓥山、铜锣山和明月山自东北向西南横亘在大竹县境内,形成“三山两槽”的地形,给水稻制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山岭、林带等自然屏障可以阻挡外来花粉的传入,利于提升制种纯度。”大竹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叶明瑛解释。

    凭借天然优势,早在10多年前,大竹县就选取高明镇、童家镇、周家镇、八渡乡等槽谷中的浅丘乡镇作为核心区域,推广水稻制种。但由于水稻制种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流程相对复杂,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

    2008年,大竹县引进四川金色绿丹种业有限公司,成立技术团队,逐户宣传教授标准化生产流程。此后数年间,该县又印发多项政策文件,从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支持产业发展。同时,仲衍种业、四川川种等省内外主要种业企业相继落地大竹,带动供水管道、生产便道等建设不断跟进。

    技术有龙头企业提供、产品有龙头企业收购,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是为制种减轻了不少劳动负担,愿意参与水稻制种的农户渐渐增多。八渡乡种植大户雷小红从事水稻制种7年,制种规模146亩,她盘算着明年还要扩种。

    目前,大竹县水稻制种辐射11个乡镇41个村,全县共培育制种大户、制种专合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制种主体150个,制种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解决后顾忧 财政资金支持,农业保险兜底 从种到收周期较长,水稻制种难免也会面临“靠天吃饭”困境。天气原因造成减产减收,是农户最担心的问题。

    2020年7月,雷小红的田地就遭遇了一次暴雨考验。当时,雷小红种植的28亩制种水稻被暴雨冲毁,10多亩被淹没,当年亩产仅200斤。

    “幸好有保险,让我可以继续做下去。”雷小红所说的保险,是大竹县2017年推出的一项特色农业保险,以县级财政资金为制种农户提供保险兜底。农户只需承担30元的保费,财政补贴90元,制种水稻每亩保额2000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大竹县水稻制种主体通过政策保险累计获得理赔金额超2500万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们从事制种的积极性,助推全县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3万亩左右。

    瞄准新目标,大竹县与大北农科技集团将携手开展以数字化赋能水稻制种的创新探索。

    双方计划在大竹县建设种子繁育全程数字化系统,并设立院士(专家)及博士后工作站,引导国家级重点研发和科企合作项目落地,提升大竹县种业研发实力。王明清说,力争5年内培育2至3个有大竹标识的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带动制种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编辑:何旭 | 校对:柏云辉 | 审核: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