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捏制的古埙发出悠扬的埙声,不用一钉一铆就能搭建一座吊脚楼,以母城地标为原型的渝派掐丝珐琅画跻身国潮顶流……6月10日,为迎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渝中区举办了首届重庆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现场展示了古埙、扎染、掐丝珐琅等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母城非遗传承的人文魅力。
▲精美的非遗展品吸引市民驻足观看。记者 左黎韵 摄
当天,解放碑步行街熙熙攘攘,非遗传承人现场炫技,吸引众多市民游客看稀奇。
“这是我们以重庆17座老城门中的‘东水门’为原型制作的掐丝珐琅画,仅掐丝这道工序就耗时1个多月。”展台前,渝派掐丝珐琅画传承人李玲正向市民介绍其创作的《渝城古韵》,画作上缤纷的配色将母城渝中的市井繁华描绘得栩栩如生。
▲精美的非遗产品吸引市民驻足观看。记者 左黎韵 摄
李玲告诉记者,掐丝珐琅画脱胎于景泰蓝传统制作技艺,是将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特种绘画,主要材质为仿金丝及珐琅釉料,“它突破了景泰蓝只能附着于铜胎的限制,将珐琅技艺拓展于平面载体,也是对这种古老技艺的再一次创新。”
李玲是渝中区山城老年大学美术专业教师,在一次前往甘肃兰州的外出交流中,她首次接触到掐丝珐琅画,并萌发了用这种技艺展示渝中母城文化的想法。通过拜师学艺,她熟练掌握了掐丝珐琅画的工艺技巧。
▲孩子们正跟随非遗传承人学手艺。记者 左黎韵 摄
近年来,她先后创作了《灿烂渝中》《渝城古韵(系列)》《吊脚楼影(系列)》等具有鲜明巴渝文化特征的作品,多形态弘扬母城文化,其作品《灿烂渝中》还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永久收藏。
“来扫个微信,我们随时聊。”展区的另一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羽毛毽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兴兰正被几位市民围着,大家好奇询问着这种手工羽毛毽与普通鸡毛毽的不同。
李兴兰十几岁时,便跟随母亲学习手工制作毽子。她告诉记者,毽子的底座都是她用布壳包裹着铜板手工缝制的,底座的厚薄要与羽毛的重量相匹配,其制作的复杂程度也根据大小、用途等各有不同。
说话间,李兴兰拿起展台上一枚红黄相间的羽毛毽介绍,比如这枚毽子就特别费工序,毽子的底座由三枚大小不同的铜板相叠而成,插羽毛时要特别注意,“插多了毽子翻转不了,插少了毽子容易飞出去。”
这几年,李兴兰除了不断改良羽毛毽的制作工艺,还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非遗的传承推广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多次走进机关、学校、社区,向市民、青少年传授手工羽毛毽的制作技艺。
“当前,国潮热圈粉无数,意味着特色手工技艺迎来传承和发展的春天。”李兴兰说,现在她工作室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还是“95后”,青年人的加入赋予了非遗技艺更旺盛的生命力。
据了解,渝中区具有渝派蜀绣、巴将军的传说等6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历史文脉传承最完整、文化遗产资源最富集的区域。接下来,渝中区还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打造更加多样的非遗旅游业态,催生更加多元的非遗文化体验,吸引各地游客体验母城渝中文化遗产精品,助力人文渝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