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2023年至2025年 重庆将推进棚户区改造8.3万户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廖雪梅 罗斌
    时间:2023-05-08 20:59:07

    棚户区改造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善群众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5月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我市扎实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旧城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3.55万户、41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2.4万人。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我市一方面聚焦旧城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棚户区改造,切实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沙坪坝区井双新城、九龙坡区九龙半岛、酉阳县小坝片区等重点区域棚改项目加快推进,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同时,城市功能得到持续提升。

    ▲巴南区木洞镇对辖区内约400余户危旧住房进行改造,让房屋由里到外得到了全新的改善。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另一方面,我市将消除城镇C、D级危房安全隐患作为棚改工作重点,全面摸排危房情况,按照“先搬离、后整治”思路,因地制宜制定实施计划,通过“修缮加固、原址改建、零星拆除”等方式综合施策,全面提升房屋安全性和宜居度。近三年来,全市通过棚改方式累计完成城镇危房改造约2.1万户。江北区望江村、九龙坡区西郊路、巴南区姜家老街等一批项目以搬离整治为抓手,消除了房屋安全隐患,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我市按照“以点串线、扩线成面”方式,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优先保护修缮棚户区中的历史文化建筑,探索了以棚改为切入点,文旅融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策划、实施、发展系统化推进的改造方式。渝中区马鞍山、沙坪坝区磁器口后街、南岸区下浩老街、南川区东街等棚改项目成为新的城市历史文化会客厅。

    记者了解到,在巴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行动就让当地不少群众圆了安居梦。自2018年来,该区累计投入改造资金近30亿元,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1个,改造面积59.63万平方米、6279户,受惠群众超过两万人。

    ▲巴南区木洞古镇核心保护区老街通过风貌打造工作,重新焕发生机,不少市民来此打卡游玩。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巴南区木洞镇规建办工作人员张贵进介绍,自2021年以来,木洞根据当地危旧房情况,采取修缮加固、原址改建、搬迁安置等方式,投入约5000万元分批对辖区内约400余户危旧住房进行改造,实施了屋顶修缮、网管改造、路面恢复等“手术”。今年,该镇计划对木洞古镇核心保护区内石宝街老街125幢房屋建筑在前期排危整治的基础上,开展风貌打造工作,将老街传统风貌建筑升级为具有“古镇记忆”的载体和文化地标,预计明年6月完成施工。

    谈及身边发生的变化,木洞镇居民汤毅开心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住的是烂房子,每当下雨家里就要拿盆子接水,心里很不踏实。如今通过搬迁住进了新房子,我们住得放心、舒心,心情变得非常好!”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改善群众人居环境,今年到2025年,全市将实施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预计推进8.3万户棚户区改造,通过“留改拆增”并举的方式,在老城区增加公共空间、公共绿地、交通配套、市政设施,减少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开发强度,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编:曾立 | 编辑:杨骏 | 校对:申晓佳 |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