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网评大赛406丨警惕摆摊造富背后的伪励志陷阱
    西南大学 贾亦寒
    时间:2023-04-29 15:41:36

    近来不少“摆摊致富”的新闻频频走热,“大学生给同学洗鞋两个月赚8万”“女生靠摆地摊还清百万负债”等话题引起关注。但许多事件经媒体后续调查发现,有不少为夸张或虚构,一些当事人坦言,这其实是供应商在背后炒作,还有人是借此引流做自媒体。

    观察这些走热的摆摊造富故事,寥寥百余字或者几十秒的短视频便描述完其成功的现状和过程。这些转述出来的故事更多是个案的挑选,往往只呈现最戏剧化、有吸引力的一面,突出其商业性的灵活快捷和低门槛,对于收入不稳定、需要改善经济状况的人有一定诱惑力,尤其让不少年轻人跃跃欲试。但如果真的涉及实操效仿,便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食品安全如何落实?经营策略怎样制定?法律风险如何应对?在快节奏的叙事里极力打亮成功的光环,这些关键问题却被忽视。这样的“造富神话”非但不是市场的真实反映,反而在利用公众情绪,最终磨灭的是人们进取的热情。

    其实相比于经常登上热搜的造富神话,网络上关于摆摊“劝退”的帖子更多。不少头脑一热选择入局的年轻人发现,看似低门槛的摆摊其实门道很多,还有更多始料未及的困难。此外这类摆摊行业背后还被人设计成了一条产业链,网上不少副业技能培训广告打着“简单易学”“收入过万”的幌子引人入局,实际上水平良莠不齐,乱象丛生,给这些希望努力学习技能的年轻人造成金钱和时间上的损失,更在打击他们敢于打拼、自食其力的朴素情感。

    摆摊造富的神话本质上不是给求职、创业者真正的激励鼓舞,反而是在渲染所谓的低成本创业、副业焦虑的市场红利,给公众制造认知陷阱。当部分人以励志为名把话题制造当成生意,现实的理性和挑战很容易被忽略,反而让本可避免的困难萦绕在前方,其后果最终还是要那些受此鼓舞、满怀激情的人承受,人们被伪励志骗惯了,真励志也会被残忍中伤。当人们的创业意识、奋斗心态被这种虚幻的叙事造成认知偏差,创新进取、昂扬向上的社会公共价值要如何实现,主流话语的公信力也反遭侵蚀,而这批做“伪励志”生意的策划者最终也会被反噬。

    更需要警惕的是这些造富神话能够进入公众视野,离不开一些新闻媒体的转发关注,毕竟这些伪励志叙事一开始就披着“正能量”的外衣,可以迎合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正是因为有更多秉持专业主义的媒体,保持对真实客观的追求,通过调查把背后的玄机揭示出来,同时选择细致讲述创业者真正的奋斗历程。对抗虚无的伪励志叙事,就需要更加专业的话语和真实的声音发出,让人们看到真正的励志的是脚踏实地、不屈从磨难,真正的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俯仰可得。

    多一些有血有肉的致富经历分享,少一些含有水分的伪励志神话。真实的致富经历可以给广大求职创业者以共情激励,但精致的“造富”神话却在光鲜之下磨灭人心。警惕伪励志陷阱,到头来还是要在社会共识的构建中多花心思、走得踏实,把主流价值导向转化成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不给别有用心者钻空子的机会。

    (作者系西南大学学生)

    编辑:张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