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科院获悉,该院特作所小麦团队选育的重庆小面专用品种“渝糯麦872”已正式通过市级品种审定,将在今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重庆人爱吃小面,重庆小面产业年产值已超过400亿元,但全市小麦种植面积仅30万亩左右,产量6万吨,远远不够面粉原料供给。重庆小面协会副会长舒家华说,重庆小面的面粉原料基本来自北方。
重庆为啥不多种小麦?主要受制于品种和气候两个因素。“以前的小麦品种都是大穗型,植株大、叶片大,不利于密植,有效穗少,产量比较低。” 市农科院特作所麦类团队博士高志宏介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也相对高发。
近年来,在加强品种遗传改良、提升种植技术、着力提高小麦单产的基础上,市农科院在糯麦的应用上做了许多研究。高志宏说,南北方对面食口感的喜好程度有差别,北方消费者更偏好面条的劲道,南方消费者更喜好面条的柔顺。
“我们培育的糯麦属于优质专用型品种,与糯稻、糯玉米一样,口感会比普通品种更好。我们对糯麦的应用研制了专用配方,按特定配方制作的面条,就能让面条在劲道之余,更加顺滑、柔软。”高志宏说,目前“糯麦872”已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作为优质品种,其亩产达到350公斤以上,下半年就可进入市场推广。
这一研究也引起了重庆小面协会的关注,前来寻求合作。舒家华说,目前他们已与市农科院达成合作,将通过协会成员单位、企业,采购和种植“糯麦872”,既强化重庆小面中的重庆元素,又提高小面口感,助力小面产业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