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川剧香港行丨受邀演出《李亚仙》,王超说,一开始他是犹豫的……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欣
    时间:2023-04-27 15:06:21

    ▲王超。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见到王超版的郑元和,是在4月初的《李亚仙》响排现场。重庆市川剧院大剧场,王超正跟沈铁梅对戏。虽然就这部川剧经典剧目而言,他俩的合作尚属首次,并且王超接受邀请,准备演出这个角色也不过20来天,但举手投足之间,两人表现出的舞台默契已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是全国屈指可数的“梅花大奖”得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一位是以“小生戏”见长的“梅花奖”名家,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他们将带来怎样的碰撞,显然是此次《李亚仙》赴港的一大看点。对此,王超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也充满期待,“虽然挑战巨大,但对我来说收获更多。”

    本次《李亚仙》受邀赴港演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川渝两地川剧人共同写下的一段佳话。王超是在今年3月接到重庆市川剧院演出邀请的,“一开始,我既高兴,又有些犹豫。高兴的是,铁梅是我非常尊敬的川剧大家,《李亚仙》这个戏很美很经典,我很喜欢。但面前的困难也是明显的。”

    王超说,尽管作为观众看过很多次《李亚仙》,但要登台演戏他却并不熟悉。排练时间很紧张了,他担心自己的生疏会不会拖累重庆市川剧院?“川剧界有句老话,‘搭班子像投胎’,说的也是一个演员到另一个剧团排戏会面临诸多困难很纠结,所以我起初犹豫过,好在最终还是战胜自己,接受挑战。”

    身为一名资深专业演员,王超决心全力以赴,以几十年来养成的职业操守要求自己。以对《李亚仙》已建立起的感性认知为基础,他反复观摩演出录像,钻研剧本,琢磨台词,练习唱腔,“舞台演出是神圣严肃的,作为一个演员,我们可以不休息,不吃不喝,只想拼尽全力更熟悉一点,不能耽误团队。”

    ▲王超与沈铁梅在排练中。重庆市川剧院供图

    在渝参加排练的20来天里,王超沉浸在郑元和的世界中,深入体会人物个性,用心设计舞台表演细节。“这些天我得到了很多帮助,也看到了重庆川剧人的团结敬业。从铁梅到每位演员、琴师、鼓师、帮腔……都给了我很多信心,让我非常感动,是他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愈发相信自己能演好这个角色。”

    《李亚仙》也是王超与沈铁梅的首次合作,虽然彼此相熟,私交不错,但他直言自己也难免忐忑,“铁梅是川剧‘声腔女状元’,唱作俱佳,是我的榜样。当年她第一次拿‘梅花奖’时,我才刚开始学川剧。这次合作,她常常给我耐心说戏,指点表演和声腔,无论人物刻画,还是表演的轻重缓急,给了我许多启发。”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希望两地川剧未来这样的合作更多一些。”王超说,川渝一家亲,川剧更是同根同源,成都重庆川剧虽各有特色,但本质是同一种戏曲门类,加强合作交流是有益于川剧艺术传承发展的好事情,“有交流传承,才会有川剧振兴。这次合作是个好的开端,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类似合作项目推出来。这一次,我相信成渝携手打造的《李亚仙》会惊艳香港,将来,我相信川剧会辉煌再现,成为闪耀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中国戏曲艺术名片。”

    主编:吴国红 | 编辑:罗建军 | 审核: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