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小小导游”成长记
    重庆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3-04-21 15:42:54

    重庆市合川区育才学校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39年7月创办的。这是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被誉为“田坎上的学校”“没有围墙的学校”“小先生学校”, 80多年的办学之路,育才学校始终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出发点,立足乡村资源,以“三环”特色课程活动为载体,打造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小先生文化”,走向了“生活育人”。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邀请该校的几位同学撰写了自己作为“小导游”讲解校史、陶行知故事的经历。这些经历也引领同学们走入更广阔的知识大门。 ——编者

    01

    我和古圣寺结缘

    合川区育才学校六年级 陈虹宇

    五年级上期,我从城里的一所学校转入育才学校。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学校就组织了新来的老师和同学们参观陶行知纪念馆、育才学校旧址(古圣寺)和新校区。给我们做导游的是一个和我同龄的同学,他讲解时的干练大方深深震撼到了我。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我们学校“小先生学堂”里的导游小部长——唐波。很快我便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在他的鼓励下,我也准备“挑战”一下自己,加入学校“小导游”社团。

    来导游组的第一天,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熟悉古圣寺。“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草街的古圣寺内创办了育才学校,现在寺内仍保留着一些当年的办学场景……”长达三页的解说稿需要我在一周时间内熟记,瞬间让我胀大了头。但,这仅仅只是开端。

    来导游组的第七天,我可以叫出古圣寺内各房间的名称:观音殿、大雄宝殿、善堂、文学组教室、戏剧组教室、礼堂……但紧张时候,我也常常张冠李戴,闹出了不少笑话。

    来导游组的第十五天,我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一次全程的讲解,但跟唐波的滔滔不绝、自然大方相比,还差得不止一点。于是,导游课后,我想向唐波请教,结果到处都没看到他的身影。当我准备回教室时,发现他从陶行知纪念馆匆匆跑出来。原来,每次结束后,他都还要一个人留在大厅里,再讲一遍。这,让我有些触动。看来,成功与汗水是分不开的。

    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他答应周末陪我练习。那一天,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独立的解说。从寺院山门一直到最后的社会组教室,我讲完后,长舒一口气。

    “怎么样?还不错吧!”我自我感觉良好。

    可是,万万没想到,等待我的却是本子上密密麻麻的不足。什么眼神缺乏交流、语速过快、姿势僵硬、甚至连平翘舌没读标准都一一给我记下来了,我可真是惭愧。那没办法,打倒重来,我又开始调整后的练习。整整一上午,我觉得喉咙都冒烟了,这个铁面无私的兄弟,才愿意放我一马!不过,当把各个细节注意好了,自己感觉还真的不一样呢!

    有了这次练习,我好像更着魔了,一空下来,就往古圣寺里跑。来到导游组的第一个月,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解说。那是一个20人的旅行团,从略微紧张的开始,到收放自如的结束,他们鼓励的掌声与赞许的目光,让我发自内心地爱上了做导游。

    现在,是我来到导游组的第十二个月,我已经无惧来宾队伍的庞大,懂得调节自己内心的紧张,以最自信的方式展示着陶校长的教育思想和育才的精神文化。我很高兴,能和榜样一起前进,我更庆幸,能在对育才学校有重要意义的古圣寺里留下我的汗水,我的声音和我的足迹。

    02

    从忐忑、紧张到喜悦

    合川区育才学校五年级 方檬

    虽然我才五年级,可我在育才学校已经有两年的小导游经历了。一路走来,有忐忑,有喜悦,有收获也有掌声……

    记得刚进育才学校时,看到许多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利用社团活动课到学校旁边的陶行知纪念馆去练习解说,然后在许多叔叔阿姨面前大方地讲解,他们那种自信的目光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心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小导游该多好呀!从那时起,我就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要成为一名小导游的目标。

    三年级时,我怀着无比憧憬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加入了小导游社团。接下来的导游学习是忙碌而又充实的,首先是熟记解说稿,然后就是训练站位、体态、表情和动作等。记稿子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进导游组时,老师会给每一个导游组的孩子发一本小册子,册子里面详细地记录了陶校长一生为了教育救国而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他创办育才学校的经历。长长的稿子对于才三年级的我来说,要利用课余时间看完都要好几天,而且有些字我还需要查阅字典才能认识。经过大半学期的努力,我才基本能把稿子读通一遍。好多次我都在犹豫要不要放弃,要成为一名小导游,可真难啊!

    四年级的时候,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次解说,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铃声敲响了,老师找到了背上书包正准备回家的我:“方檬,等会有几个叔叔阿姨要过来,你来试试给他们解说吧!”我吞吞吐吐地回答道:“我行吗?”老师用非常肯定的眼神看着我说:“没问题,相信自己,不要有压力!”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解说。远道而来的客人中,有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和几位年轻的叔叔阿姨,他们的到来让我心怦怦直跳。老师仿佛发现了我紧张的心情,诙谐地把我介绍给了几位客人。那位爷爷面带微笑地对我说:“小朋友,今天谢谢你了,你看你都放学了还要耽搁你来给我们解说,真是对不起了。”爷爷的话语让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很多。一路上大家不停地给我送上掌声,不知不觉中我的第一次解说就结束了,最后爷爷还拉着我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呢。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了我的解说生涯。经过在导游组的锻炼,我不仅比以前更自信了,而且还能随机应变地解决解说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小导游让我的学习和能力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03

    导游经历让我成长

    合川区育才学校六年级 江璐

    每个人的人生旅程中,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对我而言,最特别的莫过于我在育才学校当小导游的经历了。

    育才学校是一所很有特色的乡村学校,这里有丰富的社团课程,每个学生每天都会根据自己所选的活动小组参加对应的学习。那时的我看见导游组的同学领着游客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和育才学校旧址后,收到了无数的掌声与赞美,便以为这是一件既简单又风光的事,只用带着人走两下,说几句都能风光无限。

    殊不知我的想法大错特错。

    正式进入导游组后,我被分在了纪念馆第二展厅,虽说老师给的稿子只有两页,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却是一件大工程,更别说还要记手势、步子、停顿、仪态了。所以,仅两天,我就开始打起退堂鼓。看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得真是没错。

    时间飞逝,我迎来了我的第一次解说。虽说规模不大,但“不紧张”是假的。我开始担心会不会失误,尤其是当话筒真的递到我手上时,心里的慌张不断放大,我能清楚地感觉到我解说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口齿不清。但看到老师肯定的眼神,又回想起了自己的努力,坚持了那么久,可不能放弃!我深呼吸一口,慢慢调整情绪,语速慢了下来,渐渐开始得心应手起来。

    “嗯,可真不错!”参观者的赞美声传入我的耳朵,心情从紧张换成了愉悦。是啊,我刚才可完成了一件大事儿!

    后来的我,越来越享受整个解说的过程,每次都主动要求去解说。而我也在解说的过程中了解到了陶校长创办育才学校的诸多辛酸。他为了让乡村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机会,毅然放弃了高薪的工作,选择到乡村为孩子们创办学校,每每讲到这我都会不自觉地哽咽。我也在导游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品味出陶校长“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含义:所有的知识都是要先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得到真理。以前的我做事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实践。而当了导游了解了陶校长之后,我在学习和做事上也干练起来,这对于我的思想来说也是质的提升。

    未来的我也会像陶校长希望的一样不读死书,要以小导游的经历带动我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将技能装满行囊,未来的路才会走得更远!

    04

    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

    合川区育才学校六年级 唐波

    每个人都会经历成长,成长之路各不相同。我的这段“旅程”可谓精彩纷呈,过程虽坎坷,却带给我无限的成就。

    大概是我性格害羞,常常还没开口说话脸就红透了,还没抬头看人心里就慌乱不止。学校的少年宫活动课程,也因为我的性格原因,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想到小导游课程却意外地改变了我。

    班主任何老师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把我“强行”拉进了导游组。我鼓起勇气走进这个社团,看着侃侃而谈的小导游们,内心触动很大。天哪,这里的同学怎么这么厉害?站在这么多人面前,怎么能面不改色呢?真是让我五体投地。很快,我被分在一个有经验的导游小先生的名下,她就是我的师父了。

    我的第一个任务是了解陶行知纪念馆。“我的天!这么多字,以我的记忆力肯定记不下来的。”我小声嘀咕着。

    “唐波,加油哦!你先看解说词,再借助场景来记忆会事半功倍。”我的师父一脸期待地望着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连最基础的第一自然段都记得吃力,自我怀疑的种子已经生根了。

    “怎么这么一点都记不住?我不行的,还是退组吧……”

    师父可能发现了我的窘境,走过来耐心指导我,还给我讲陶校长带领育才师生艰苦奋斗、开荒种地的故事,我开始静下心来去研读关于陶校长的故事。

    “唐波,过两天有一个接待任务,你想去锻炼锻炼吗?”老师满脸期待地望着我。“我,我真的行吗?”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好吧,那我逼自己一把吧!回到家,照着老师和师父教的,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一遍又一遍,终于有点样子了。

    那天早晨,风吹得让人头疼,当来宾进来的那一瞬间,整个空气都凝固了起来,只能听见外面的风声和我的喘息声。“加油!”老师给我打气,我徐徐开口,脸上温热的感觉袭来,嗯,还不错。回顾这一个月来观摩到的经验,声音洪亮、手势得体、眼神和来宾要有交流……直到最后一个段落话音刚落,现场就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从那以后,我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喜欢上了这种表达,从以前的内向自卑变得大方开朗。导游课程就像一束光,指引着我未来大步行前,走向远方……

    05

    小小导游炼成记

    合川区育才学校三年级 徐娅雯

    “穿过这长长的走廊,就是第一展厅……”你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落落大方地为游客讲述着陶行知的故事。这个小姑娘就是我——小小导游徐娅雯。

    我是二年级进入导游组的,指导老师汪老师是一位很温柔的老师。有一次,被汪老师撞见我和几个同学在练习时玩耍,我想这下惨了,恐怕要被狠批一顿。可汪老师却招招手把我们聚到一起,给我们讲了陶(行知)爷爷的故事。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了陶爷爷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我们应该认真将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之后的练习,我们几个更加努力,可在练习了半个学期后,依旧没有上场的机会,每一次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表演。就在我们心灰意冷的时候,收到了老师的通知:“下周二有客人来,一厅的解说就交给你了,好好准备!”刚听到通知时我非常激动,想着终于有机会当一次真正的小导游了。可劲头一过,我又担心起来:解说时忘词了怎么办?我的手应该怎么放呢?眼神会不会很自然呢……想到这,我决定再多练几遍,可练习了那么久的稿子和动作在我脑海里却怎么也记不起来,愁死了!

    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我早早地来到展厅里,做着解说前的最后准备。听到外面传来人群交流的声音,我赶紧站到自己的位置。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的心里仿佛住进了一头小鹿,扑通扑通一直跳个不停。客人都到场后,几十双眼睛齐刷刷聚集到我的身上,我暗暗捏捏拳头,硬着头皮为大家介绍起来:“陶行知,原名文濬……”当我的解说结束后,才发现手掌心早已冒出了不少汗。一位叔叔来到我的面前,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小朋友,不错哟,这么小就能讲得这么好!”听到叔叔的夸奖,刚才的一切不适完全消失了,我知道自己又成长了。

    现在,随着解说次数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自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不只是第一展厅,整个陶行知纪念馆,都能听到我精彩的解说。

    责编 聂晶

    主编:兰世秋 | 编辑:柏云辉 张行(实习) | 审核:聂晶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