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周恩来致范元甄的信》成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彰显逆境中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迎昭
    时间:2023-04-18 06:38:02

    开栏语

    “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学术研讨会”即将在渝召开。今日起,本报推出“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专栏,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助力红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周恩来致范元甄的信》。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供图

    “整个红岩嘴,曾家岩以及化龙桥——都是你曾经到过住过的地方的同志都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手携手地肩并肩地一道奋斗,一道工作。”1941年2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给身在延安的记者范元甄写下一封约400字的书信。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这封《周恩来致范元甄的信》已成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4月17日,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研究馆员徐康向重庆日报记者讲述了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徐康介绍,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战时首都重庆,周恩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党中央基于安全考虑,曾来电让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邓颖超等南方局领导干部紧急撤回延安。周恩来深刻认识到皖南事变形势的严重性和他在国民党统治中心所能发挥的作用,坚毅地说:“我要坚持到最后!”1月27日,中央同意叶剑英返延,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留渝及干部逐步撤退的建议。

    这封《周恩来致范元甄的信》,就是由叶剑英从重庆带到延安。

    信中,周恩来将同志们在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坚持斗争、积极工作、乐观生活的情景告诉正在延安学习、曾经在渝战斗的《新华日报》记者范元甄,勉励她刻苦学习。周恩来用“忙碌、紧张和愤慨”描述皖南事变发生时同志们的状态和情绪,他还写道:“有些人正在无言地走向各方,有些人正准备坚持到底。紧张而又镇静,繁忙而又愉快……党给这次机会来考验我们自己,在被考验中,这一代的男女青年,是毫不畏缩地站在自己岗位上,走在统一战线的最前线。”

    寥寥数语,生动展现了当时在重庆的共产党人不畏生死、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勇气和决心。“这封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周恩来和战友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周恩来崇高政治品格、伟大精神风范的缩影和见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反映出周恩来对青年人的关心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决心。”徐康说。

    徐康表示,从1979年5月范元甄告知这件革命文物的存在,到1988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将其收藏,前后经历了9年时光。如今,这件珍贵革命文物保存完好,让观众感受到信仰的光辉与力量。

    主编:吴国红 | 编辑:罗建军 | 审核: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