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菜园里有什么呀?”
“有西瓜!”“有大米饭!”“有小青菜!”……
在远离农村的城市中,不少孩童已对菜园感到陌生。真实的菜园究竟是什么样子?
3月31日,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明珠社区保利江上明珠小区,一块闲置公共绿地被打造成“耕心菜园”,给孩子带去了种菜初体验。
▲孩子们成了首批“菜农”,在父母的帮助下种下菜苗。记者 栗园园 摄
小区里有菜园,这是件新鲜事,最近已有不少居民前来看稀奇。重庆日报记者现场看到,这块小小的菜园与传统菜园相比更具观赏性,里面种了白晶菊、迷迭香、一串红等花花草草,十分美观。种菜则有专属“地盘”——方箱以及五颜六色的轮胎,里面装满了有机质土壤。
“其实这里以前就是一个闲置的绿地,在相关机构的提议下,经过与小区物业及居民协商后,大家一致同意将其打造成小菜园,用于向小朋友普及农业知识。”“耕心菜园”的技术指导单位、市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花卉研究室主任陈媛说,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受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所需,农业逐步向城市扩展,延伸出都市农业的形态。
陈媛说,不同于传统农业,都市农业更追求新鲜感、观赏性以及经济效益。具体到社区而言,科普功能更强。因此在建设中,他们将菜园设计得更加童趣,更加便于操作,因此有了轮胎作“种菜盆”这样的小设计。
▲孩子们动手将茄子、辣椒、小白菜等菜苗一一种下。记者 栗园园 摄
当天,在建好的菜园里,保利江上明珠小区里幼儿园的孩子们成了首批“菜农”。经过陈媛简单讲解,好奇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亲自动手,将茄子、辣椒、小白菜等菜苗一一种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农耕文化,明白蔬菜是怎么种的!”王子维小朋友的妈妈如是说。
陈媛认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未来社区对农业的需求会愈发旺盛,“这次也算做出了一些探索,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在菜园里举办一些科普活动,让农业更加贴近城市人群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