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两江观察|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网评大赛170丨言论成为利器,网络暴力何时休?
    重庆三峡学院  杨慧
    时间:2023-02-21 20:25:29

    网络暴力是一把无形的刀,隐藏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度,随时将他人的生命扼杀。2023年2月19日,一位年轻的杭州女孩因与抑郁症抗争失败,离开了这个世界。究其原因,竟是因染粉色头发遭受网暴,多么令人唏嘘和痛惜啊。

    因为粉色头发,就被部分网友指责不正经,甚至被恶意造谣、诋毁,这些铺天盖地袭来的网络暴力,对这名女孩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染头发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追求个性化也应该被这个开放的时代所包容,不应该被带有偏见的眼光进行界定,更不应被恶意地揣度。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以外表去评判他人的偏见依然存在,而在网络世界,这种偏见更是被放大——由于网络的自由性与隐蔽性,批评指责的话语被公开发表,甚至于诽谤与造谣接踵而来,这便形成了杀人于无形的网络暴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希望网络暴力发生,可是为什么网络暴力还是屡见不鲜?首先,从互联网本身的弊端来说,网络具有隐蔽性,它不用暴露网民的真实身份信息,所评判的也都是陌生人,犹如躲在了“安全屋”里。所以,许多网民敢于在网络上发言,甚至诽谤、造谣。其次,网络暴力也和网民的素质息息相关。网络上有很大一部分群体,都缺乏足够的文明素质,他们惯于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或谩骂或诋毁。再次,还有部分网民,缺乏真伪判断力,不加辨别地对不良信息进行转发传播,甚至加入到网络暴力的队伍中。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制止网络暴力的发生呢?我认为需要从政府和个人两个层面出发。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对网络文明的整治,建立起相关网络保护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实行网络实名制发言,撕下网民的掩护面罩,让网民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做到更加谨言慎行,这对于减少网络暴力大有裨益。其次,抵制网络暴力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网络上需要对他人保持善意,不要随意去攻击他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负面的话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这是不可知的。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不能鉴别的信息,不能盲目地相信,更不能随意传播,而是要冷静、理性看待。

    抵制网络暴力刻不容缓,但却是一条长期的路。网暴现象不会立马消失,我们需要做的是坚持不懈地与之斗争,争取打造一片和谐、文明的网络世界!

    (作者系重庆三峡学院学生)

       

    主编:单士兵 | 编辑:饶思锐 | 审核: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