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指导,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重庆日报承办的“寻找巴渝乡村振兴榜样”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年度人物、十大示范案例颁奖典礼举行,涪陵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获批为“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之一。
▲美心红酒小镇景区获批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受访者供图
曾经的美心“洋人街”承载了不少“老重庆”的记忆,搬迁到涪陵区蔺市镇后,焕然一新的美心红酒小镇景区近年依托所在地泡桐村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探索出“农业+交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子,让景区旅游人气“火起来”,让周边村民吃上旅游饭“富起来”,带动当地农产品种植产业“旺起来”。
景区建设让“空壳村”变“致富村”
“大家再加把劲,我们要赶在今年‘五一’假期前把摩天轮建好,让游客乐在其中。”
2月17日,在海拔近700米的泡桐村山顶上,美心红酒小镇景区正在建设又一个大型乡村振兴旅游项目——“乡村振兴之眼”摩天轮。
这个凭借高海拔、大轮辐,顶端达到近800米海拔高度的“乡村振兴之眼”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海拔最高的摩天轮项目,也将是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旅示范区中“高耸入云”的重要地标性景观,并串联起索道环线公园,丰富景区的乡村旅游体验,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振兴。
▲红酒小镇葡萄园种植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受访者供图
原来,在2019年底美心集团启动了红酒小镇景区新一轮发展步伐——通过向着沿景区一条直线方向的泡桐村进行拓展,建设美心红酒小镇2.0版,依托泡桐村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并利用长江、梨香溪、蔺市古镇、鸡公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入“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旅示范区项目,并推动一揽子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建成后的美心红酒小镇“高速+”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被列为重庆市“市级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示范区内开展了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先后建成生态葡萄园和水果产业园,成为目前全市唯一的一个引进产业化酿酒葡萄种植并获得葡萄酒生产许可的景区。
通过对流转荒山的集中连片整治和土地宜机化改造,景区内完成了上千亩酿酒葡萄种植,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成为了如今满目葱茏的果园,泡桐村这个曾经的产业“空壳村”,成为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0万元的“致富村”,在种植产业项目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将自家闲置土地流转,不少在外务工人员也纷纷回乡择业创业。
景区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近年来,红酒小镇景区通过实施“政府+公司+项目+村民入股”综合性发展,让泡桐村全村“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逐步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
“溜达柴火鸡”就是景区与村民以合作分红、联合经营、项目加盟、合伙人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的实践之一。
27岁的陈勇是土生土长的泡桐村人,在成为“溜达柴火鸡”负责人之前,他是红酒小镇“6号餐厅”的一名服务员。随着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开园,陈勇看到景区的人气越来越旺,于是他盘下泡桐村的柴火鸡店面,与景区公司合伙联营。
▲红酒小镇景区正在建设的“乡村振兴之眼”摩天轮。受访者供图
如今,陈勇的柴火鸡餐厅月均营业额超过17万元,解决了11名村民就近就业。
严利娜同样是通过景区吃上“旅游饭”致富的泡桐村村民。近年来她经营一家餐馆主卖豆花饭,每月能有8000多元利润,同时她还将家里的土地流转给景区葡萄园,加上她父母在葡萄园务工,每年租金及务工收入加起来可增收3万多元。
截至目前,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已建成超过1.5万平方米的就业帮扶车间,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工作岗位,特别是在示范区内由废弃铝厂改建而来的乡村振兴农副特产集市,提供了30多个免费摊位供村民销售农副特产,让不少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并逐步增收。
景区酝酿“重庆产”红酒销往全球
如今走进泡桐村,既可以看到索道入村,也可以闻到葡萄飘香,一派乡村振兴的兴旺景象。
针对泡桐村的山地丘陵地形,为保护原有自然风貌和生态景观,方便村民出行和游客出游,美心集团投资2亿多元,在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内建设全线近10公里的全球多元化索道环线公园,计划分为9条主线及多条支线,将汇集世界上90%的索道乘坐形式,目前已建成开通6条主线和2条支线,在空中形成闭环交通网络。
“所谓交通畅则百业旺,作为景区‘交通+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索道环线不仅是旅游观光的文化长廊,更是一条‘乡村振兴经济带’。”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副总经理李晓琼表示,索道线路打通了景区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接下来它还将与“高速路服务区综合体”无缝对接,形成索道环线公园、旅游小火车、乡村旅游公路、游步道等共同联动,将交通与旅游融合升级,在带来客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吸引更多城市资本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在带动泡桐村村民增收的同时,我们还要让游客体验到不同的红酒生态文化,感受不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李晓琼表示,景区将通过建设完善索道环线风景带,围绕农业观光旅游,建设空中游览长廊及农产品传送带,形成本土化红酒产业链,以此建成“网红葡萄园”景点和精品度假庄园。
“我们的目标是把平价红酒产业做大做强,做成继榨菜之后涪陵的第二大农业产业化名片,通过做好红酒产业链本土化和品牌化发展,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优势将‘重庆产’红酒推向国际市场。”李晓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