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两江观察|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网评大赛139丨让教育的春风吹遍大山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李芃澄
    时间:2023-02-15 11:19:16

    近日,贵州安顺,一女孩为怀念已故的教师父亲韦明俊,晒出儿时与父亲合照,被IP遍布全国的网友认出并纷纷留言——“一直记得你韦明俊老师”“一直记得韦明俊老师的教诲,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谢谢你韦老师一直会传承下去的”……这条消息被@人民日报 转制成视频后,无数的网友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恩师,纷纷表达饮水思源、感怀师恩之情。

    韦明俊老师是一名乡村教师,而近期重庆也有一位受人爱戴的乡村教师,入选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人选。他就是为山里孩子“照亮出山路”,为“愚人村”摘帽,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8年,而今已年过花甲的陈申福老师。

    上世纪80年代,在城口的莽莽山川中,有一个被记者谓为“愚人村”的地方——仓房村,这便是陈申福读小学的地方,条件异常艰苦,乃至村民还住在“窝草蓬蓬”中。在陈申福的记忆中,那时师资匮乏,小学五年老师便换了5、6个。陈申福高中毕业后便在外面打工,得知村里的学校四处求人,也无人愿留下来,想起自己儿时求学的窘境,他毅然返乡。

    为了孩子们不失学,山路迢迢,他登门家访;起早贪黑,他用心上好每节课——陈申福老师用青春和爱,哺育了一代代山村学子,照亮了他们走出大山的路。

    陈申福道:“只要还有一点光,还是要为仓房贡献自己的热浪。”为此,他站好最后一班岗,送走了仓房村的全部适龄儿童。如今的陈申福老师已经老了,但他不安于此,转战长茅小学,“春风化雨育桃李,我将无我尽热浪”。

    立德树人,为国育才。教师站是一棵树,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载起孩子的未来,托起祖国的希望。近年来,有如“燃灯校长”张桂梅在大山里写下教育诗,背母孝子刘秀祥立志在大山深处打造教育高地……无数的乡村教师俯身扎根贫瘠的土壤,送出了一批批热爱知识渴望建设祖国的新时代好青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无数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用爱呵护下一代,让山里的孩子逐渐摆脱了贫穷代际传递,并催使他们将受到的教育之爱,转化为爱国爱家乡的实际行动。

    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振兴。乡村教育,是乡村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乡村教师队伍,造血培育“带不走”的好老师队伍,为中西部地区培育优秀教师,以人才赋能乡村教育。一代代青年也因之备受鼓舞,将师之重任扛在肩上,循着如陈申福等老一辈乡村教师的足迹、摸索出一条乡村育人之路。

    上个世纪的农村扫盲运动,到新时代的强师之路,乡村教育一直都是党和国家教育工作的难点,可谓任重而道远。新时代需要更多的教师尤其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教师投身乡村、扎根乡村,于莽莽山川处,劲吹教育之春风,还乡村学子灿烂之生机。

    (作者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

       

    主编:单士兵 | 编辑:饶思锐 | 审核: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