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游子们再次出发。返程的后备箱变成爱的“百宝箱”,有一种爱叫“爸妈觉得后备箱还可以装”。无论是新鲜的大白菜,还是自家做的腊肉香肠,后备箱的每个缝隙里承载着父母满满的爱。同时,游子们的离开也意味着春节的结束,父母的生活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监控记录下昔日热闹的小院如今只剩下老人孤独的身影,引发不少网民泪眼朦胧。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春节,老人最幸福的是家人可以回家过年,小孩最幸福的是有父母的陪伴,而年轻人最幸福的是忙碌了一年可以回家团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房价、就业、教育等问题给当代年轻人以巨大的压力,让无数的“打工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更远的地方拼搏。“春运”二字,更是很好地诠释了“打工人”回家过年的面貌。
短暂的停留之后,游子又踏上返工的路程,留下年迈的父母与幼小的孩子。近些年,乡村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尽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这样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乡村偏远地区留守儿童等情况依然较为严重。部分有条件的子女愿意将父母接去城里生活,但安土重迁、不愿给子女压力的父母,更愿意扎根于乡村。在很多人眼里,过年给父母大红包,买营养品等便是回家的意义,殊不知父母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尽管现在科技发达,可以手机视频相见,但也有一些农村老人还是不会操作智能手机,只能通过短暂的通话来传递关爱,他们最想要的还是陪伴,哪怕是短暂的陪伴。
村上春树说:“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一年到头,就盼着儿女回家的几天。对于很多老人而言,此刻挥一挥手,下次见面又是后一年。对于年轻的我们而言,人生还有很多的来日方长;但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他们不知道下次孩子回来还能不能再见到他们。
“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无论年龄多大,走得多远,家永远是心灵停泊的港湾,而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有家的味道。X光安检机下的返乡行囊是沉甸甸的牵挂、浓浓的乡愁与满满的爱。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有钱没钱,学业有多繁忙,记得抽时间常回家看看。
(作者系重庆三峡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