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两江观察|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合川区人民医院 全方位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护佑群众生命健康
    重庆日报
    时间:2022-12-29 22:16:14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防控政策的重点由“防控”转为“防治”。

    ▲合川区人民医院外景

    一直以来,合川区人民医院党委在合川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准确把握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第一时间作出决策部署。结合医院实际,靠前思维,科学精准落实“新十条”优化措施,全方位加强医疗保障能力建设,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医疗服务的影响。为有效应对重症救治高峰,全院上下一盘棋,科学决策,积极作为,在着力强能力、救重症、控风险、保质量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极大地保障了区域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建引领 全面提升机制保障措施

    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何让群众在这一特殊时期安心就医、放心就医?合川区人民医院立足党建工作,按照合川区委提出的“党建赋能·赶考亮卷”专项行动要求,领导班子靠前指挥,上下齐心、积极作为,各项保障措施得到全面提升。

    据介绍,为加强组织保障,医院及时调整了领导班子应急期间工作分工,细化班子成员责任,提高应急指挥效率,成立指挥部,制定下发《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分类分级诊疗工作方案》《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住院诊疗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度》等医疗救治相关文件10余个,对病区进行分区管理,配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分类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全力保障患者健康。

    同时,积极做好医务人员心理建设,对有实际困难的医务人员合理安排科室工作。根据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和检测结果等安排进入相应诊疗区域工作或者居家健康监测。为一线医务人员熬制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在增强医务人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同时,让全院职工切身感受到来自医院大家庭的浓浓暖意。

    改造设施设备 全面提升危重患者救治能力

    近段时间以来,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医院对重症医学科进行了改造,综合ICU病床由以前的20张提升至37张,心血管内科CCU专科ICU病床10张,呼吸科RICU改建床位9张,同时计划对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等科室进行ICU床位改造,改造完成后医院ICU床位将达到111张。同时合理规划全院各科室病房,设置可转换ICU病床110张。

    ▲危重患者救治

    医院副院长李强表示,根据重症病床的设置,医院拟紧急采购一批重症设施设备,拟新增基础设备500余件、呼吸治疗设备100余件、监护设备10余件、抢救设备40余件、转运设备10余件、消毒设备50余件,以保证重症病房的正常使用。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 确保救治科学性专业性

    医疗专业人才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助推器,在救治中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患者的救治质量及患者就医感受。为此,医院从实际出发,科学谋划,组织全院医师、护理人员进行综合ICU专业知识培训,充实重症力量。

    实施全院医护一盘棋,建立以ICU医护牵头,其他经培训医护人员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的混合编组工作模式。根据医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住院诊疗医疗质量管理医师查房制度,设重症诊疗组,全面负责组内收治患者的诊断、收治、管理、病历书写等工作。建立健全重症患者医疗救治体系,成立以重症医疗小组作为基础,气管插管组、CRRT组、手术组等专业组作为机动,专家组巡回查房指导作为保障的医疗救治体系,扩充重症医学病房医护队伍。截至目前,医务人员培训人数达272人,护理人员达557人。

    “随着元旦及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加剧,作为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老年人(特别是65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风险加大,且感染后病情极易加重,所以强化危急重症专业医务人员培训势在必行。”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热门诊增量扩容 实行“一患一室”

    “虽然人多,但流程比以前更简化、更科学、更便捷、更高效了,而且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减少了我们等候排队的时间。”12月21日,在合川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成人诊区”,家住合川区太和镇的王小娟说。

    ▲医院发热门诊

    ▲一患者一诊室

    据医院医务科主任赵爽介绍,为加快发热门诊患者周转率,就医流程更加简化。按照快诊快走原则,对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如果只是轻症,可以不检查、不检验、不查抗原,按照正常诊疗程序就诊,就诊结束后,劝导其戴好口罩,自行回家。需入院的患者,由医生开具入院证后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如患者病情危重需尽快收入病区进一步救治的,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赵爽表示,为进一步增强发热门诊服务能力,在原有的儿童诊区、成人诊区的基础上增加至4个发热诊室(根据实际情况可临时再增加),医生充实至16名,留观室护士增加至15名,抢救床位在原有的基础增加了4张,“每个发热患者采取‘一患者一诊室’,既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又避免了交叉感染”。

    据悉,通过近日的数据显示,发热门诊日接诊量在500至600人次。

    优化急诊患者抢救流程 确保住院患者“应收尽收”

    抢救流程是否畅通直接决定急诊患者救治的黄金救命时间。为此,医院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及时调整急诊急救患者诊疗流程,调整后的就医流程更加精准、科学,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急诊急救

    医院院长李家刚表示,从12月20日开始,医院按照正常诊疗程序就诊。如果患者病情危重需尽快收入病区进一步救治的,患者及陪护增加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到相应区域住院治疗。已经到达急诊诊区的急危重症生命体征不稳定不适应转运的确诊阳性病人,到急诊医学科发热抢救室抢救;经急诊抢救后急症缓解需入院的收入病区阳性区域住院治疗;需要留察的到发热门诊阳性区留观。

    同时,在全院的24个病区中,每个病区根据科室每天业务情况,设置多间隔离缓冲病房(即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住院诊疗区域)。设置过渡病房,用于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具,但又急需专科处理的急诊入院患者。住院患者的分区救治得到较好完善,患者就医体验得到大幅提升。

    全链条加强危急重症患者救治 确保危重患者“应治尽治”

    “快,又有一名危重患者马上到,请做好抢救前的一切准备。”12月21日下午,重症医学科主任邓毅顾不上疲惫的身体,要求科室相关人员做好救治准备。

    面对近日出现的危急重症患者,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最大程度地把所有时间用于救治患者。“我还能再扛扛,让我上完这个班吧。”“我现在没什么事了,您可以安排我上班,哪天都行。”“我还可以再撑一撑,撑到你们回来。”……简短而朴实的话语为的只是给患者提供更及时、更便捷、更高效的健康照护。

    ▲重症监护室

    据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黄翔介绍,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大多是65岁以上的老人,基础疾病多,病情严重,加之季节性原因,来不得半点松懈,需要大量的医护力量。除了科室的医护人员全员上阵外,医院还从其它业务科室抽调了7名骨干医生、25名专业护士进行支援,“很多时候,大家饭都顾不上吃,休息也只是在桌上趴一会,但都没有任何牢骚或者怨言,只要能坚持就继续”。

    据悉,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都是被诊断为急危重症的病患。由于症状较重,每位患者都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看护。为保证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重症医学科增设了一张又一张重症病床。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大家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有时甚至半夜还在沟通床位事宜,协调安排和管理病人。

    目前,重症医学科的A、B两个病区已全部投入使用,每位入院重症患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

    为保证收治病人,医院从12月25日开始,从各科室抽调内外科医护人员进行混编组建新的诊疗团队,实现了全院所有科室均能接收危急重症病人。

    针对当前医疗资源尤其是重症救治资源紧张的形势,医院党委书记罗斌表示,医院作为合川区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将尽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院医护人员将充分发挥区域医疗龙头引领作用,一以贯之落实好中央、市、区相关工作部署,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合医精神”,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辖区群众生命安全织牢健康防护网。

    马太超 图片由合川区人民医院提供

    编辑:童龙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