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重庆|
  • 时政|
  • 区县|
  • 时事|
  • 理论评论|
  • 专题|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两江观察|进博会观察:重庆在新发展格局中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来源:两江观察微信公号
    时间:2020-11-11 20:39:42 | 记者: | 编辑:罗建军

      上海与重庆,两个坐落在长江经济带的直辖市,在11月初再次被紧密联系在一起。

      11月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的情况下,第三届进博会各方合作意向热度不减: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有所增长。

      今年进博会期间,重庆交易团累计达成意向采购协议200多个,大量与重庆产业、消费发展现状和趋势相符合的产品将进入重庆市场,收获颇丰。

      通过参加三届进博会,除了采购商品,我们还有更多的收获。

      ▲进博会期间,重庆召开投资贸易合作恳谈会。杨骏 摄/视觉重庆

      做深内陆开放

      借力进博会这个开放大平台,重庆将深度接触到全球一流的企业、科技技术,在开放中达成新合作,在新合作中谋求更大的开放。

      通过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重庆正不断加速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近年来,重庆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势头强劲,电子信息产业的“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和“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正强势崛起。

      想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庆还需要“聚众力”,让全球市场更深度认识重庆,以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西部市场所蕴含的能量和无限可能。重庆通过智博会等一系列大手笔正在打造国际化平台,智汇八方,博采众长。

      通过参加进博会,重庆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认识,有助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开放。

      经过多年建设,重庆已经形成了以两江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重点的开放平台,并且打造了果园港等核心开放枢纽。

      特别是中欧班列(渝新欧)、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江北国际机场等多式联运体系创举,深刻的改变了中国西部地区在全球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重庆成为连接中国沿海市场与欧洲、中亚、东盟市场的战略枢纽和国际物流走廊。

      而这种根植于自身特点的优势,还需要通过时间来进一步巩固。尤其是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重庆也需要在广袤的国际市场中进一步明晰自身开放战略、开放目标、开放路径、开放布局,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循环等系列国家战略贡献更大力量。

      ▲重庆造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国领先并亮相进博会。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做优营商环境

      重庆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智博会,在全球智能产业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重庆的营商环境也到了巨大改善。

      此前出台的《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推出91条举措完善营商环境“大礼包”:通过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文件6000余份,企业前置审批事项由190项减少到32项,减少83.16%,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重庆的目标很明确,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聚焦企业所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把重庆打造成贸易投资更便利、行政效率更高、服务管理更规范、法治体系更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随着智博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到重庆参展、有意落户重庆的企业数量正在逐渐增多。重庆可借此机会,进一步对标国内外先进,进一步细化、优化重庆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海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体面对面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特别是营商环境的薄弱环节、短板瓶颈等问题,把脉问诊,对重庆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营商环境方案优化升级版,同时在各区县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各地在竞争中不断找到并弥补差距,进一步巩固形成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进博会上展出的丰田全球首款氢燃料重卡。  杨骏 摄/视觉重庆

      做强会展产业

      会展行业可以对旅游、商贸文创、物流、通讯、餐饮、住宿等行业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综合影响力。有研究显示,展会对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有的拉动系数达到1:9。

      重庆是国内会展业重镇之一,目前已建成6个会展场馆,展场总面积达到约50万平方米,规模位列全国第三。

      特别是,“会展服务业”被写入今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建设内陆国际会展名城,培育引进国际会展品牌,完善会展功能配套,优化生产性、生活性会展服务,高水平筹办特色展、专业展。

      但要想早日实现这个目标,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要高度重视会展业健康发展,把会展项目纳入招商引资工作中,强化把会展业融入产业,更好服务产业链、优化升级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自觉性。

      毋庸置疑,会展作为平台和桥梁,紧密联系着供给和需求两端,一头系着生产,一头牵着市场,对于信息传播、市场营造、技术推广和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打造形成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系列,就能充分释放展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繁华绚烂的重庆都市风景。 苏思 摄/视觉重庆

      其次,重庆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培育品牌展会,解决好高端会议不够、品牌影响力有限的问题,做深做实“国际会展之都”。

      重庆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数量还较少,品类也不够丰富,既要重视大规模的综合性展会,也要重视一些具有独具特色的小而精的展会,经济越成熟,展会市场的未来也将趋向细分化,小而精的展会也会越来越多。比如,今年,重庆举办的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人潮汹涌,可谓人山人海!吸引了一大批各地摩托车迷赶赴重庆,除了参观展览,这些摩托车发烧友还自发组织了各类会外活动,成为国内摩托车爱好者的嘉年华。重庆国际摩博会越来越成为摩托车骑手和爱好者,最期待的年度狂欢圣地。有人戏称,身为一个摩托车迷不去一次重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骑士。

      另外,在新形势下,会展行业亟须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商务部办公厅今年4月发布《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 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推进展会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针对会展业发展面临的困难、痛点和难点,要不断提升重庆会展服务质量,完善会展产业链。

      今年9月,两江新区出台《重庆两江新区进一步促进会展产业发展办法》,在引进优质展会、演出、赛事活动方面,两江新区将给予政策、服务和资金上的相应支持和补贴。

      在新发展格局下,要站在发展的高度看待会展业,充分发挥会展汇聚各类发展要素,链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的重要桥梁作用,助力重庆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