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个性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激活教育磁场的重要策略。在高新区“科创高新 智慧教育”理念的引领驱动下,大学城二小秉承“带着书香前行”的办学理念和“书香润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以家校共育为抓手,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立足校情,开发实施“慧爱家长学校”家长培训课程、“成长·陪伴”亲子活动课程,以区级重点课题为驱动,构成了家校共育的和谐生态圈,共育“善、雅、博、健”全面发展的书香少年。
学做智慧家长,让爱“育见”未来
伴随科学城、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作为一所典型的城市化进程区域学校,家长对提高孩子养育水平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学校以“慧爱家长学校”家长培训课程为抓手,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从而有意识改变教育行为,让爱“育见”未来。
▲大讲堂上,有趣实验让家长领悟教育真谛
“慧爱家长学校”家长培训课程包括面向全体家长的“慧爱大讲堂”,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团队,开展每学期两次家庭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结合学校书香特色,面向部分对家庭教育有着更强烈学习愿望的家长组织间周一次的“慧爱家长读书会”;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对存在亲子关系紧张问题的家长和孩子开展面对面个体咨询。
▲“慧爱家长”答疑会,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路上的贴心伙伴
与此同时,学校还向家长敞开怀抱,通过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水平,举办家长开放日、节日慰问等家校活动融洽家校关系,组织家长义工队参与活动服务、安全服务、生活服务等,培养家长共同治校的意识。
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信任背后,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每一场安排在晚上的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们很乐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到学校参加;学校举行各种大型现场活动,家长志愿者们争先恐后报名;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成长·陪伴”共育,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在学校看来,家校共育,关键在“共”,目的在“育”。学校紧抓课程这一育人载体,开发实施“成长·陪伴”亲子活动课程,促使学生素质提升品格完善,实现全面发展。
▲成长·陪伴家校共育亲子活动手册,记录孩子成长点滴
该活动课程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能力水平等,进行由易到难的渐进长程式设计。以培养劳动意识为例,学校循序渐进,设计动手洗碗,打扫卫生,叠衣服,整理床铺、衣柜、房间等由简到繁的劳动体验活动。
▲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叠被子
以渐进长程式设计为编排原则,学校编撰了1—6年级“成长·陪伴”实践活动手册,围绕“善、雅、博、健”全面育人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涵盖劳动意识、运动技能、健全人格、人际交往、自我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培养,以亲子活动形式为主,在家长的陪同、支持、协助下,促进孩子“善、雅、博、健”全面发展。
▲孩子们走进厨房,用爱烹饪美味
“孩子们在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跟家长一起跳绳、打乒乓球,到野外感受大自然,体验父辈们儿时的游戏等,以此架起了亲子交流的桥梁。”学校负责人表示,活动课程实施以来,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显著增强,得到外在能力和内在品格的双重提升,身心全面发展。
立足实践研究,争创家校共育范本
“家校共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短期家校关系的和谐,其形成的强大教育磁场,更能让所有参与者实现精神共振,产生潜移默化的‘不教之教’的良好效果。”学校负责人强调。
近年来,学校“成长·陪伴”亲子活动课程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学校每个月一次的亲子活动、“慧爱家长学校”家长培训课程实施形成常态。学校老师也在家校共育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为本职工作增效减负,创新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当前,学校正积极筹备开展“智慧家校共育大论坛”,向广大家长和教师开展家校共育主题的征文,并遴选优秀征文作者开展现场论坛,共同交流家校共育经验。
学校以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城市化进程区域小学的家校共育策略实践研究》为驱动,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切入点,从家委会参与、亲子活动、家校活动、“慧爱家长学校”培训、“三宽家庭”线上培训、家长志愿者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城市化进程区域学校提供可供推广借鉴的“二小”范本。
(陈明鑫 覃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