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重庆|
  • 时政|
  • 区县|
  • 时事|
  • 理论评论|
  • 专题|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专业对接产业发展匹配度达83%,年均输送技能人才3万人,我市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时间:2021-10-21 16:03:27 | 记者: | 编辑:王萃

    41所技工院校,76个精品特色专业,专业对接产业发展匹配度达83%,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重庆技工教育发展势头强劲。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级部门大力支持下,重庆市技工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我市职业教育改革战略部署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坚持特色立校,加强内涵建设,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

    深化改革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技工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市现有技工院校41所,其中国家级示范校5所、市级示范校8所、技师学院11所、高级技校3所、国家级重点11所、市级重点12所,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重庆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学子风采

    为深化技工教育改革,推动技工教育迈向纵深,我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1+9”配套管理制度,涉及技工教育主要方面,制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技工教育系统率先实施质量提升与年度报告制度,带动技工院校整体提升办学质量。扩大技工院校办学自主权,在5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展自主设置专业试点。

    近年来,重庆市深入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改革完善技工教育体制机制建议方案,技师学院登记注册、第四学年及以上学生生均拨款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特色立校

    专业对接我市产业发展匹配度达83%

    当前,我国正逐步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不断转型提速,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紧缺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需求,我市在技工院校建成或在建实训基地117个,“十三五”时期每年增建15个,实习实训惠及10万人次,撬动技工院校不断强化专业建设。

    例如重庆机械技师学院依托产业紧密布局新兴专业。近年来,学校先后开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9个新兴专业,着力培育以数控技术为核心、工业机器人、机电技术、模具技术、3D打印等为骨干的先进制造专业群。

    ▲重庆机械技师学院数控智能制造柔性产线

    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开设专业数182个,开办专业点579个,精品特色专业76个,专业对接我市产业发展匹配度达到83%,校企合作企业达到806家。3个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7所院校11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有序推进,建立能源行业、数控专业、渝西片区技工教育三大联盟。

    内涵提质

    年均输送技能人才3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夯实技工教育人才基础,推动技工教育内涵提质,市人力社保局、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新加坡工艺教育局成功签订《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

    各技工学院也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内涵品质。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重庆现代职业技师学院、重庆市卫生技工学校分别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咨询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专业共建、教师共培、学生共育;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以“外语+职业技能+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行业、企业、学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经验的同时也把中国经验和做法推向世界。

    ▲重庆五一技师学院建有世赛小镇

    ▲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教师研发的设备

    此外,我市累计开展师资培训及教学教研任务150余项,培训技工院校教师1万余人次,先后选派35名专业教师赴美国、德国培训;每年组织开展教学评选和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年均评出奖项130余个。在两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我市选手取得8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综合成绩名列全国前列。

    ▲重庆工业技师学院学子正在数控加工中心训练

    数据显示,我市技工院校年均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3万人,培训社会人员1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技工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能力显著增强。

    培养高技能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技工教育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和培养工匠精神为支撑,把握“技能为本、就业导向”的办学方向,以增强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创新。

    (王小寒 覃燕)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