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中国好老师巴蜀公益行”教育互助志愿者渝西片区互动交流活动在大足区希望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大足区教委、大足区进修学校主办,参与此次活动的还有荣昌、铜梁、潼南、大足、四川自贡等“中国好老师 巴蜀公益行”渝西、川渝片区牵手学校的代表200余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加大力度推广介绍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要求,积极推广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学科+”成果,深化巴蜀小学教育集团“打造中华名校”的责任,践行“中国好老师”的公益行动使命,重庆市巴蜀小学教育集团执行校长罗军带领巴蜀小学教育互助志愿者老师们全程参与各项活动。
活动现场,大足区教委副主任伍天泽谈到,在巴蜀小学的指导下,大足区希望小学和渝西地区学校共同携手,带动大足区的各学校积极参与。四川自贡市代寺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加入学习共同体,更加彰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调发展,这是巴蜀小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后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重庆市巴蜀小学和大足区希望小学以及各学习共同体学校在教育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大足区希望小学校长张华德讲述了学校发展历程,并对巴蜀志愿者教师团队携手助办本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巴蜀小学按照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加大力度推广介绍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要求,充分发挥着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奖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
随后,巴蜀小学教育集团执行校长罗军主持了“渝西地区学习共同体”和“川渝地区学习共同体”组建仪式。他说,在巴蜀有句话:“共同经历,彼此滋养”,渝西片区大部分学校和巴蜀已经牵手19年,大足希望小学承载着孩子和社会的“希望”,积极带动和辐射区域周边学校共同进步。巴蜀小学校助力这次活动,除了“学科+”成果推广,持续加强川渝基础教育的合作和交流,做到川渝各学校之间“统筹共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惠、创新引领”。
启动仪式后,巴蜀小学的李方红老师展示了数学课例《位置》,李老师通过小红旗的流动组织系列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自主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让学生充分感受符号化与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与应用。整堂课学生沉浸在探索的乐园里,兴趣盎然,乐此不彼!精彩的课堂也让台下老师掌声不断。
大足希望小学的颜欢老师,也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数学展示课《找规律》,颜老师的课堂轻松有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规律。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两位老师的精采的课例展示后,大足区教师进修校初教室主任胡蓉对两堂课进行了点评:“李方红老师整堂课注重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概括、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学习方式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的主角。颜老师的《找规律》一课,通过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的学法指导,创设了多元情景、发展了学生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通过发现简单规律、理解规律最后到应用规律。”
巴蜀小学校教育集团执行校长罗小玲也对两堂课给予很高的评价:“一是两位老师都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两堂课都用到了“源于生活、学科表达、回到生活”的数学学习方法。二是两节课都有安静地思考,有数学深度、有数学思想。三是两堂课都在关注数学学习方法的渗透,都尊重学生学习感受、体验,让学生学习充满快乐。”
巴蜀小学刘俐宏副主任在“走心评语—温暖儿童一生的礼物”的班队工作坊中,向大家展示了从2014年至今她的评语变革之路:从故事评语、古诗评语、有声评语、跨学科可视评语,她的创意评语方总是激励着学生,传递着她心中对学生的爱。
评语还可以有哪些形式呢?她带领现场所有参会老师一起参与工作坊的讨论中,并邀请了大家上台来发表工作坊的智慧成果,老师们也用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文字,来发布自己的创新成果。
大足区希望小学戴秀征老师做了“时光做渡筑师魂,筑梦希望护新苗”的小学生班主任工作感悟。戴老师说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并学会用“爱”和“感恩”感染学生。
巴蜀小学代静析老师就班级评价方式做了“班队工作坊实践报告”,代老师在报告中说:“好的评价方式一定是受孩子喜欢的,针对每个人特点的,而不是千篇一律。”代老师的报告事例鲜活,创意评价方式生动新颖,让在场的班主任老师们都获益匪浅。
巴蜀小学李健副主任主持了“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沙龙活动,从“来到大足希望小学,您想说点什么”开始切入,台上嘉宾踊跃发言,用一天的亲身经历,诉说自己的感受,对学校点赞、对孩子点赞、对办学历史点赞、对巴蜀团队点赞……台上台下,互动连连,引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团队管理、课程建构、环境美化、区域文化的体现等方面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引发了在场所有参会人员进一步钻研校园文化的兴趣并展开了激烈的思维碰撞,嘉宾和李健主任睿智的对话,赢得了参会代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会议气氛达到了高潮。
为团队贡献智慧的还有巴蜀小学刘莹副主任、张艺副主任、张冬老师等。此次活动不仅仅是巴蜀小学与大足希望小学的联合互助交流活动,更让四川自贡、铜梁、潼南、荣昌以及大足等地的教师全面卷入,全程参与,让更多教师在经历中感受巴蜀的第一教育现场、第一教研现场、第一互动研讨现场。将巴蜀“学科+”成果充分深入到签手学校。以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推广为导向,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了巴蜀小学的教育辐射带动作用,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为川渝地区基础教育的一体发展、协同发展和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图/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花絮1:提前研讨
花絮2:大课间活动观摩
孩子们整齐划一的动作,精神抖擞的状态,给参会老师留下了积极向上的印象。
花絮3:打造课程作品,丰富校园文化
在美术课堂开设“石刻艺术绘画”特色课程,结合地域特点,孩子们通过绘画艺术去感受和传递大足石刻背后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