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重庆|
  • 时政|
  • 区县|
  • 时事|
  • 理论评论|
  • 专题|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教育会客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谢永:秉承“科技向善”初心,做“艺术+技术”的创新引领者
    来源:重庆日报·教育
    时间:2021-01-19 11:06:54 | 记者: | 编辑:黄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在传媒领域,“融合”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和关键词。

    对于“融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谢永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教龄17年、艺术类学科背景出身的她,认为更高层次的融合,不是专业内部的融合创新,而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多学科、多领域的融通、互补,是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升华。

    去年,谢永负责的《生物检测三维重建技术》创新研究群体获得重庆市教委立项,走出了一条艺术与技术真正融合的研究之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谢永的实验室,听她讲述科技向善、艺工结合的科研故事。

    人物名片》》

    e90210c43e8456c7c03701aa175934ef.jpg

    谢永,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教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中国图形图像学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重庆市食品质量与安全快速检测协同创新中心技术骨干,重庆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翔越领军人才。

    访谈实录》》

    问:《生物检测三维重建技术》这项研究有何现实意义呢?

    答:《生物检测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借鉴于临床医学三维重建的思路,在生物检测领域实施三维重建,从而将实验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传统实验中解放出来,极大地降低实验成本和提升实验效率,缩短检测产品的开发时间。

    举个例子说,在新冠病毒试剂盒的开发中,传统方式需要实验人员一遍一遍实验、检测、筛选,但是利用三维重建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自动进行,缩短开发周期,另一方面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构建模型,提升结果准确性。研究成功后,将应用于抗生素开发、食物检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问:据了解你是艺术类学科背景出身,这些年所教的也是动漫、影视相关专业,怎么想到要“跨界”到生物监测领域呢?

    答:对我而言,这不是“跨界”,而是“融合”,是一次“艺术+技术”的进阶,更是一次教育的朝圣。

    这些年我所从事和研究的内容,从二维设计到三维呈现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都是专注或服务于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领域。但我一直在思考:我所掌握的技术和艺术基础到底能带来哪些实用的价值?“艺术+技术”让我找到到了出路,秉承着“科技向善”的初心,通过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哪怕萤烛之火,也能带来些许光明。

    于是,我和我的团队决定将掌握的技术服务于医疗领域。从实施生物医疗器械的三维呈现,到确立检测领域需要三维重建的方向,直至攻克生物检测三维重建技术领域的技术瓶颈、组建了创新群体,我们花了将近8年的时间。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我相信这项技术未来一定会发挥更大作用。

    问:这8年一定是异常艰难且漫长的时光。在科研这条路上,有哪些经验分享呢?

    答:在设立研究方向方面,既要充分了解团队成员发展差异以及个人兴趣能力,还要紧跟国家和重庆市政策导向,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在团队建设方面,最好能在每个关键研发点确定研究人员至少5人,形成“1+2+1+1+N”模式,包括1名校外研究人员、2名校内研究人员、1名硕士研究生、N名校内学生等,共同解决关键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结合项目建设,做好科研成果产出。

    在团队管理方面,要积极对接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完善团队内部管理机制。实行科研项目负责人制度,建立科学的特色科研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以此激发团队成员和其他教师科研激情;建立并定期召开团队成员例会制度,讨论、学习和分享科研收获。

    问:“艺术+技术”这条路会一直走下去吗?未来有什么希望?

    答:当然会!无论是作为技术研发者还是使用者,我都将始终保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真。生物检测三维重建是一个极富挑战的领域,我们团队始终保持科技向善的初心,攻克难关,完成研究任务。

    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探索将三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更多国民生产、人们生活等场景和领域,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

    (陈明鑫)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