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2020年度“最美巴渝工匠”巡礼⑥│谢怀德:以创新推动前行,树立行业技术标杆
重庆日报全媒体 2020-11-19 09:28

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谢怀德笑称:“这都是被对手逼出来的。”

初进入车工这一行当时,他一窍不通,被技术对手耻笑,于是他奋发图强,在车间夜以继日地苦练基本功,每天比别人多工作3个小时,换来了技术的突飞猛进,让对手刮目相看。

自此以后,谢怀德更加埋头苦干,从实际出发,刻苦钻研车工技术,用创新推动前行,树立行业技术标杆,先后获得了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杰出技能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

潜心突破,发明工艺填补技术空白

如今担任重庆西源凸轮轴有限公司机加二车间主任的谢怀德,已经在机床边工作了近三十载。只有大专文化的他从一线普通工人成长为技术核心,靠的是勇于探索、钻研,持续推进技术革新。

“2005年客户急需汽车双顶置凸轮轴产品,当年这个产品才在国内出现,公司还没有专门的洗钻加工中心。”谢怀德说,当时的情况也是被逼得没法,无资料可借鉴,只能埋头苦干。

最终,谢怀德发明了双顶置凸轮轴工艺,填补了行业内技术空白。当年,经工艺调整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5倍以上,废品率从15%-20%下降到0.5%,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在产品夹具革新方面,他解决了为奇瑞公司生产的473F发动机凸轮轴部分相位角存在超差现象的问题,运用创新手段完成了上海汽车集团的大量凸轮轴订单等。

他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为国内汽车发展尽了应尽之责。

攻克难关,参与试制研发工作上千次

在30多年的生产工作中,谢怀德参与公司汽车凸轮轴、摩托车凸轮轴的模具、工装夹具、检具等上千个品种的试制、研发工作,一直担任项目组组长、核心成员。

2007年,谢怀德所在的公司从日本引进的丰田CNC凸轮磨床液压中心架的夹持范围不能满足加工一汽锡柴、朝柴的凸轮轴支撑圆的需求,如果从日本购买新的液压中心架需要人民币30多万元。

“和公司同事沟通后,决定由我们自己攻关。”谢怀德说,在不改变原结构的情况下,使液压中心架工作范围增大,经过反复的试验,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为公司直接节约生产成本30多万元。

几乎同样的情况出现在2008年,公司投资1200多万元引进潮膜砂铸造生产线,而日本厂方模具报价50万人民币一套,要购买6套,则需要300多万元。

公司决定由各部门联合攻关,谢怀德和同事不分白天黑夜打磨全新模具,短短的30多天就生产出合格的上汽通用五菱B12发动机进气、排气凸轮轴毛坯,至今已生产500多万件。根据开发的经验,他们又将该项技术运用到了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厂大批量生产的产品模具上。

多年来,谢怀德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攻克了许多铸造、机加工难题,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其所能,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带领公司逐个突破难关的同时,他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利用自身技能技术,为公司、学校培养了几百名技能人才,带领弟子参加永川区举办的机械类技能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弟子在2007年参加永川区飞达杯车工技能大赛中包揽了前三名。2008年派二位钳工弟子参加永川区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分别荣获一、三名,获第一名的徒弟同时获得了永川区技术能手称号,并代表永川区参加重庆市首届农民工技能大赛,获钳工第二名。这也是永川区代表队获得的最好成绩。

2009年他带领下的铣工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19年参加重庆市第十二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预选赛获得了第三、五名,其他一部分学生、弟子中,有的已成长为各企业中层干部、生产调度、技师、高级工、小老板、企业骨干,为企业、社会发展尽了一份力。

谢怀德曾说,作为一个平凡的产业工人,利用自己的技能特长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创造财富,全身心地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技能人才,是他所尽的社会职责。

(策划/王小寒)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Top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