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桥高楼林立、流光溢彩,好一派都市气息。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距这里不足500米的背街小巷里,却藏着最原生态的市井烟火——爬满青藤的老房子、盘根错节的黄葛树、斑驳的石砖路、热闹又接地气的菜市场。这里,就是野水沟和大兴村片区,也是原三钢二厂所在地、青春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拍摄点。
如何抵达这儿?最近,叶水坊步道“上新”,将观音桥商圈、野水沟片区和北滨路串联起来,打造了一条独特的人文风景线,也成为不少博主口中的“不可错过的重庆宝藏打卡地”。
“我是在小红书上看到的,逛了解放碑洪崖洞就来这儿了,想感受下完全不一样的老重庆,没想到超级‘出片’,交通又方便!”1月28日,放寒假的大学生陈梦背着相机爬着台阶,兴奋不已。
叶水坊步道入口位于北滨路,离轨道华新街站不远。建于1573年的香国寺就曾坐落此处,清乾隆年间,这里是著名的风景地“香国长春”。江北相国寺码头开埠后,一条连接云南、贵州的古驿道也途经此处,一时间,香国寺的桂花香与码头的嘈杂声在此交汇。如今,曾经崎岖的码头梯坎整饬一新,改建后的滨江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1月28日,记者从步道入口拾级而上,但见宽阔的台阶依山势而建,步道两旁遍植蜡梅,阵阵幽香扑鼻而来。路右侧是御龙天峰小区,步行几分钟,穿过马路,继续爬坡,就来到了原三钢二厂所在的大兴村。这里随处可见盘旋的阶梯、繁密的树木、颇具年代感的建筑。从车水马龙的喧嚣闹市切换成安静的老厂区,恍若隔世。
老厂区,通常是功能完备、自成一体的“小世界”。三钢二厂紧靠长安厂,曾是国营钢铁厂,以前有独立的学校、球场、超市和员工活动室,甚至还有自己的电视台。
上世纪末期,三钢厂破产后,老厂区和宿舍逐渐废弃破败。如今行走在这里,时光的痕迹还镌刻在一砖一瓦间。沿步道而行,昔日老厂区的印记历历在目:铁门上写有“单工宿舍”字样,巷子里的老式水表锈迹斑斑,墙上还有和三钢厂有关的老照片。转角处,一栋中西结合风格的小楼,掩映在两株高大的芭蕉树间。
慢,是这里独有的生活情致。小商铺门口的黄葛树下,老人们三五成群地闲坐,下棋、喝茶、摆龙门阵。不时有本地居民拎着一袋菜走过,也有外地游客不疾不徐拍照,时间流淌得格外缓慢。
露天空地上,一个简易的柜子上立着一面大镜子,左上角贴着褪色的红色喜字。一位老人头戴绒帽叼着烟斗,在镜前藤椅上悠然而坐。“这是理发的吗?”有人上前好奇询问。“理发,5块钱一次。”“为啥没得招牌?”“不需要招牌,好多人都晓得,大老远跑来拍照。”“下雨怎么办?”“下雨就不出摊噻。”
步道不算长,随着山势蜿蜒而上,爬到坡顶,往左便通往野水沟菜市场。它与学田湾菜市场一样,在老重庆人心目中大名鼎鼎。该菜市场沿街为市、以地为摊,两旁摆满瓜果、河鲜、用具,吆喝声不绝于耳,菜品新鲜便宜,还有“背篼烧白”“挑挑肥肠”等网红小吃,吸引不少“好吃狗”前来寻味。
往右,则通往《风犬少年的天空》剧中“大兴村四兄弟”的家。这部剧由重庆籍导演张一白拍摄,以一群少年的成长为主题,豆瓣评分至今仍保持在8分。2020年这部剧热播后,全国不少影迷来此拍摄剧中同款照片。如今,剧中角色“狗哥”的家变成了咖啡馆,“大力娇”家开的面馆成了火锅店,墙上贴着剧照,门口挂着《风犬少年的天空》拍摄地的招牌。
不过,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在大兴村中兴段住了二十多年的曹登会告诉记者,因为年久失修,这里一度破败不堪,道路上污水横流,下雨天更是无处落脚。2023年初,江北区住房城乡建委开始实施叶水坊步道工程,对原有围墙、局部外立面、地面铺装、花池及周边植物进行改造提升,当年12月完工投用。
新建成的步道,将原来错综复杂的街巷小路连接起来。“石板路平整干净,到处是栏杆扶手,走起更安全更方便。我没事就来散步,能一口气从家里走到观音桥。”曹登会赞不绝口。
叶水坊步道由北滨路起始,途经御龙路/叶水坊到观音桥商圈。打卡点位如下:
1.步道起点
位于北滨路嘉陵江大桥下,可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由1号出口步行至此。
2.古道驿站
古道驿站位于三钢一路,叶水坊片区的入口处,可乘坐公共交通至黄观路站,步行到达。
3.坊间光影
坊间光影位于野水沟片区中心位置,是步道由南到北的必经之处,这块树木繁茂的城中小凹地,是曾经三钢厂的居民区。
4.专家楼
专家楼位于野水沟片区枣儿坡绿地,见证了当年三钢人热火朝天的学习和生产场景。